時雨三首 其三
矮屋原卑濕,頹墻上古苔。
世間多少事,眼下兩三杯。
詩卷無人惜,涼船有客來。
明朝梅已斷,只是一聲雷。
矮屋原卑濕,頹墻上古苔。
世間多少事,眼下兩三杯。
詩卷無人惜,涼船有客來。
明朝梅已斷,只是一聲雷。
矮小的屋子原本就又低又潮濕,破敗的墻上長滿了古老的青苔。這世間有多少事情啊,此刻且飲下眼前的兩三杯酒。詩卷無人珍惜,有客人坐著涼爽的小船前來。明天梅花就要凋謝了,只等著一聲春雷響起。
卑濕:又低又潮濕。
頹墻:破敗的墻。
古苔:古老的青苔。
斷:這里指凋謝。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處于一個相對清幽、閑適的環境。可能是在經歷一些世事之后,看淡了世間紛擾,以一種超脫的心境來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看淡世事、閑適曠達又略帶感慨的心境。其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和創作風格。
杜鵑聲里瘴云低,江上輕寒透敝衣。九十春光今日過,三千客路幾時歸。桐花門巷空殘雨,燕子樓臺又落暉。海內交游俱白發,相思莫遣信音稀。
病眼亡聊祇強回,道人得得供新梅。谷寒未必春先到,幾夜冰蟾照得開。野客分花入戶間,此心今合付翛然。平生費盡金鴉嘴,不負幽芳十七年。
春煙漠漠溪溶溶,鳥鳴終朝低竹叢,桃花亂落溪水紅。白首一人扶一筇,醉中忘卻溪西東。誰載咿啞進酒篷,朝歌夕舞煩兒童。吾廬若在茲溪上,如此風光不讓公。
彩筆飛花寫世風,傳聲繪影奪天工。歌吹富厚離常道,卓識何人解此翁。
袈裟相伴踏清秋,健即閑行懶即休。記得罷琴吹笛夜,雨聲茅屋小如舟。
五紀提綱眾目舒,內詳外略轉多馀。書其重者將為后,心所違兮必問初。直筆何曾劉五借,穢金總向魏收除。已慚明鏡空中似,或使虛舟夜半如。
奕世簪纓夙所嘉,隱君德義愈堪誇。赤心益解當忠國,素志兼承且克家。蒐獵書林期汗漫,棲遲廬圃謝驕奢。名尊二仲馳江右,瑞產雙珠照海涯。招轄每留賢者轍,脫驂曾賻故人車。光陰迅速風前燭,事業浮游水上苴。瞑覺華亭無唳鶴,窆看宰木有馴雅。斧堂深瘞封侯骨,笥篋珍傳拜相麻。遺訓自能光嗣業,丐銘行見發潛華。淑人千古終胥憶,矯首云間一嘆嗟。
大軍北庭來,部伍各有屯。放馬原隰枯,磨刀河水渾。行行且射獵,雉兔不復存。野次群駝臥,弓箭掛車轅。幽幽笛聲起,日暮傷人魂。
青綠羽瞳殊麗黠,明王已出涌金剎。因傳其膽毒而青,七彩光翎名七殺。
懸崖石磴刷苔青,空谷無仙鬼亦靈。聞說游人多好事,誰能扶直半山亭。風吹天朗見秋毫,足力窮時所歷高。老子何曾煩一步,輿夫攀陟不辭勞。羊腸九折路盤嶇,不覺騰身上太虛。失腳從知高處險,西風斜日早回車。一家兄弟入仙門,誰把名山鼎足分。我讀儒書知長幼,瓣香先禮大茅君。
張翁紙驢真有無,錢也何意傳其圖。印記雖明幅斷裂,李侯完之亦奇絕。所恨圖尾錢有詩,就蛇添足將無癡。憶昔翁來集賢院,入宮詔許肩輿便。一日聲名人主動,千年面目吾今見。帝貌深沉玉榻雄,侍人一異三人同。漢皇信有瑤池降,秦始枉慕蓬萊通。玄言未竟鈴殿風,寸驢躍出青箱空。有僮追捉雙眼紅,此驢??盤當中。李侯一看一絕倒,每稱獨苦嗟良工。細觀張翁骨格古,徐福五利寧其伍。曰嬪真令天下疑,遄歸轉覺皇心蠱。長生殿前牛女辰,廣寒仙桂舞鸞身。世間但識申師巧,誰解中條放浪人。
十年再進紫霞卮,又向西華去獻詩。啖到蔗頭如蜜境,開猶桃子未花時。有來拜舞茅容友,是教須眉逸少師。倘遇玉童須一問,天門金母復為誰。
蘭汀六雁圖。
西風卷海作濤聲,燭影檐花徹夜明。況有懷人心似雨,暗隨秋點出江城。
官亭幾度飲離觴,此日憐君謫遠方。馬上看山椰葉暗,津頭沽酒荔枝香。秋深嶺表猶多瘴,臘盡天南尚少霜。憔悴更須懷直道,臨岐何必淚沾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