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袁蒙齋
書說曾傳到剡中,不圖今見古人風。
間生伊洛二三子,安得龔黃十數公。
仁性未嘗離日用,道心元自與人同。
絜齋衣缽慈湖學,愿發精微一啟蒙。
書說曾傳到剡中,不圖今見古人風。
間生伊洛二三子,安得龔黃十數公。
仁性未嘗離日用,道心元自與人同。
絜齋衣缽慈湖學,愿發精微一啟蒙。
曾聽聞您的學說傳到了剡中地區,沒想到如今能親眼見到您有古人的風范。在當今時代能偶有像伊洛學派那樣的賢才出現,可哪能有十數位像龔遂、黃霸那樣的好官呢。仁的本性從未脫離日常的生活,道心原本就是和眾人相同的。您傳承著絜齋的學問和慈湖的學說,希望您能闡發其中的精妙來啟發我。
剡中:地名。
伊洛二三子:伊洛學派是宋代理學的重要學派,這里指像伊洛學派那樣的賢才。
龔黃:指西漢循吏龔遂與黃霸,后泛指循良的官吏。
絜齋:指南宋學者袁燮,字和叔,號絜齋。
慈湖:指南宋學者楊簡,字敬仲,世稱慈湖先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對賢才和良吏有較大需求,學術傳承也受到關注。詩人聽聞袁蒙齋的學說,見到其人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自己對袁蒙齋的贊賞以及希望獲得其學術啟發的心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袁蒙齋的敬仰與期待。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體現了詩人的學識和對傳統的尊崇。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文化氛圍和人們對賢才、學術的追求。
竹茂資泉潤,花榮藉圃沙。鉤簾來舞燕,鎖樹護棲鴉??椭亮趑疲鏖L待煮茶。幾時容卻掃,一向似仙家。
萬柳千花拂酒旗,南陵北苑草離離。居庸關下泉嗚咽,又是東風欲去時。
孤舟半夜雨,上國十年心。
君家天津南,我家孟津北。都因看花來,相逢不相識。
山高白日下,野闊孤帆遲。故鄉在何處,欲歸未有期。
來解征衣日未斜,小軒泉竹兩清華。道人法力真無礙,解遣龍孫吐浪花。
歲晚扁舟發水濆,勞勞亭下嘆離群。一行雁影斜陽見,幾處砧聲半夜聞。作客厭看吳苑月,思親翻望秣陵云。他時九漈勞魂夢,跨鯉仙人正是君。
世人何事可吁嗟,苦樂交煎勿底涯。生死往來多少劫,東西南北是誰家。張王李趙權時姓,六道三途事似麻。只為主人不了絕,遂招遷謝逐迷邪。
偶出西湖上,新蒲綠未齊。攜來鳊縮項,買得蟹團臍。問酒入新店,喚船行舊堤。亂離多殺戮,水畔幾人啼。
向風征馬頻嘶,獨客行吟古堤。百里文星斗下,三年水部河西。遙心浦樹煙渺,短夢城烏曙啼。記取今宵醉別,雪堂燈火凄凄。
一色陰云蔽曉空,粉英瓊屑亂茸茸。不知游騎將何處,已失南城玉柱峰。
進乏梯媒退又難,近因多難怕長安。相知莫話詩心苦,乞取新詩合掌看。
年少耽游俠,長乘白鼻騧。連翩金勒響,婀娜玉鞭斜。紫陌嘶芳草,青門踏落花。鳴弓飛鳥墮,巧捷萬人誇。
叢殘偶檢,只寒檠知我,無端太息。若使都無離別事,那用許多紙筆。出岫云閑,還鄉夢遠,萍漾風漪碧。何時當面,相思且玩手跡。況是雁影參差,江空沙岸凈,幾叢蘆荻。原上稻粱秋意澹,暮雨相呼更急。天末故人,山中野老,種種牽情物。都來心上,回腸禁得幾曲。
地靜宮城傳午漏,樹深齋閣引涼飔。還?劇飲追河朔,每誦高唫出鳳池。瑞露乍凝金掌重,仙歌欲度綵云遲。美人南國遙難并,折贈無因寄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