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僧兄山居韻 其一
僧兄肥遯地,正在太湖頭。
新句老而健,一錢貧不留。
寡交山自看,多病藥相投。
終日書堂坐,風筠冷似秋。
僧兄肥遯地,正在太湖頭。
新句老而健,一錢貧不留。
寡交山自看,多病藥相投。
終日書堂坐,風筠冷似秋。
僧兄隱居之地,就在太湖邊。新作詩句老到剛健,卻窮得身無分文。與人交往少,只與山相伴,因多病常服藥。整日坐在書堂中,風吹竹子,冷意如秋。
肥遯(dùn):隱居。遯,同“遁”。
風筠(yún):風吹竹子。筠,竹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詩人可能去拜訪僧兄,看到其山居生活有感而發。僧兄隱居太湖邊,生活清苦但有自己的精神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僧兄的山居生活。其特點是用簡潔文字展現出僧兄的形象和生活狀態。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為研究當時隱士生活提供了生動素材。
未得蒙恩最苦辛,朱顏歲歲惜陽春。何須久望鑾輿幸,但看昭陽失寵人。
青畈涌蛙噪,蛩唱紛四圍。野花窗下發,玻璃影葳蕤。孤臥客中榻,睡意乃相違。起立黃泥道,月大行人稀。和風間清馨,春寒不浸衣。十里稻花村,兩三燈火微。獨行如夢里,塵事若煙霏。
先翁愛清致,鑿池百步周。徹底見泉竅,慶源時時流。
堯日仁風遍,萊庭瑞氣重。康強惟德召,和樂自天鐘。甲第花迎戶,高堂雪覆松。伯鸞才不衒,德耀禮偏恭。穆穆金蘭契,娟娟玉樹容。纮綖催夜績,杖屨閱春農。景入榆林晚,甘回蔗境秾。鞶纓晨濟濟,笙鼓日雍雍。偕老無遺恨,傳芳有亢宗。已全三釜養,行遂五花封。委曲吳江水,微茫泰岱峰。題詩遙獻壽,春色兩融融。
春云江上曉陰陰,膏雨知時直萬金。草木總添蒼潤色,乾坤先溥發生心。新雷頻送檐花細,秀野遙沾隴麥深。今日燮調逢大手,蒼生久已望為霖。
何處著清狂,兵戈倚末央。晝來乾浮土,夢到水云鄉。楊柳梢頭月,芙蓉葉上霜。鉛華不惡謝,老筆寫鴛鴦。
明月不可掃,客愁不可道。親老家益貧,長饑對萱草。稽首玉蟾君,立身苦不早。庶爾藥長生,使母顏色好。
國恥猶未雪,身危亦自甘。九原人不返,萬壑氣長寒。豈恨藏弓早,終知借劍難。吾生非壯士,于此發沖冠。
中秋共一夕,世情判素緇。是人生聚日,是子死別時。牛衣白布裹秋尸,蕭風冷桂吹鬢絲,靈車疾向陰間馳。親友何悲聲已嘶,觀者欲淚背腰支。我立樓頭不敢近,獨仰長空如呆癡。四日之前撞門入,顱頭沃血眼滴赤。神態昏如子夜盲,狂手亂足舞刀戟。旁人為言“墮單車,道平如紙寬天涯。竟如鐵劍摧炭燼,豈非天惡仇相加”?眷戚未急醫未哀,半日始上手術臺。已墮之屋舉安起,從此瞳定語不開。醫生要錢不要命,況是人命己無損。嗟子家財唯軀身,屋外窮山不可吞;副業差勝田正業,重擔壓肩安敢呻。哀懇如針投海色,衣白心冷皆如雪,天使視人下魚鱉。九族豈無豐牛毛,淚隨呼出錢難掏。苦衷人可睹,豈忍相過責:即能存其息,或已成植物。池魚必殃火莫救,孰為人道誰能別。停醫住藥催帳單,昨欲逐出今尚纏;猶有馀款付未迄,扣此死尸作人質。圍觀漸散風漸消,馀泣猶似風中飄。我作空言竟何用,一如飽漢譏餓枵。月下溪間清絕地,故人美酒已相招。
玉署詞臣未賜茶,閤鈴剛被吏人撾。論心舊喜來今雨,撫掌新聞報落霞。使節川河懷遠道,朋簪詩酒惜春花。無緣更作聯床話,空對宮槐看暮鴉。
一花怪結雙青子,獨蒂還藏兩玉花。薄相春工寧底巧,眼明初見雪枝斜。
沙磧暮云平,龍駒蹀躞輕。彎弓休射雁,中有弟兄情。
君本淡宕人,儒術世光大。著書亙六合,不足當函蓋。劍霓拂斗墟,蘋日浮江介。誤膺州里選,乃課封疆最。山水傲雙騶,蹤跡同方外。簪紱過蚊虻,所性輕塵壒。虛將腐鼠嚇,對此鹓雛噦。去擁百城資,弩力千秋會。
不見故人天際舟,小亭殘日更回頭。繰成白雪三千丈,細草孤云一片愁。君詩何以解人愁,初日紅蕖碧水流。未怕元劉妨獨步,每思陶謝與同游。
池水明似鑒,結茅當水深。波光兼月華,照見友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