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時書事 其六
朝來瑞花飛,簷前成個個。
老農村中居,沽酒自相賀。
不愿擔石儲,但愿免饑餓。
連年田有秋,墻東添石硙。
春來亦有花,竹外江梅破。
倡桃與妖李,臨風自嬌惰。
上天新賜瑞,莫測花機大。
毫端已先知,浩歌續楚些。
朝來瑞花飛,簷前成個個。
老農村中居,沽酒自相賀。
不愿擔石儲,但愿免饑餓。
連年田有秋,墻東添石硙。
春來亦有花,竹外江梅破。
倡桃與妖李,臨風自嬌惰。
上天新賜瑞,莫測花機大。
毫端已先知,浩歌續楚些。
早晨起來瑞雪紛飛,屋檐前雪結成了一個個的形狀。老農夫居住在農村,買來酒相互慶賀。不希望有很多糧食儲備,只愿能免于饑餓。連年田里都有好收成,墻東邊添了石磨。春天來了也有花,竹林外江梅綻放。那些艷麗的桃花和妖冶的李花,迎著風顯得嬌弱慵懶。上天新降下祥瑞,難以揣測天機宏大。我筆下已先有感悟,高歌著續寫楚辭。
瑞花:指雪花。
擔石儲:指較多的糧食儲備。擔、石都是容量單位。
有秋:指有好收成。
石硙(wèi):石磨。
倡桃與妖李:指艷麗的桃花和妖冶的李花。
楚些(suò):指楚辭。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但從詩中描繪的農村生活和豐收景象推測,可能創作于一個農村豐收年景,詩人看到農民生活的滿足,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農村生活的質樸與滿足,突出了農民對簡單溫飽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語言平實,情感真摯。在文學上反映了當時農村的生活風貌和人們的心態。
西山西望轉堪愁,原廟蒼茫宿草秋。車駕邇來方數蹕,衣冠向后合常游。
走馬長安陌,放舟河水濱。風光馀澹蕩,天地此逡巡。住暫依芳草,行看破綠蘋。無妨疊鼓吹,不起漢關塵。
月魄哉生望已幾,豪華未厭老相隨。放疏世故開黃卷,銷盡塵心對紫芝。急雨知寒催葉落,斷云乘晚截山低。小槽早作酬春計,又是梅花結蕊時。偶語無人且復吞,晝晴饒睡憩榕根。鳥鳴幽谷何妨靜,花發深林只自繁。逸思共憐居有竹,清陰誰伴酒盈尊。非關興盡回船急,剝啄那知客至門。
林間花欲燃,竹徑露初圓。斗雞東道上,走馬北場邊。合歡依暝卷,葡萄向日鮮。旗亭覓張放,香車迎董賢。定隔天淵水,相思夜不眠。
虎踞江間惟采石,江南門戶此為雄。千秋戰鼓聲猶在,愁爾真人想像中。
驛路南通越,河流北到燕。今朝望鄉國,并覺兩情懸。
春光還喜瘦筇支,青帝東來物色熙。溪岸初睛窺柳眼,石泉暗響覺流澌。煙輕竹院敲茶鼓,風軟長街飐酒旗。笑撫孤松看桃李,年年分色伴霜姿。
淡淡輕煙巷陌,暉暉晴日樓臺。人在管弦聲里,踏花沉醉歸來。
便驅匹馬出煙嵐,圣主恩深若海涵。卻到璣衡高處望,白云無數滿江南。
四十馀年事圣君,歸休此日別楓宸。醉來內醞葡萄艷,賜出宮袍獬豸新。人羨風流同廣受,自慚衰朽少經綸。故鄉剩有佳山水,應覓漁樵為結鄰。
氣驟煙云速,風飛山岳摧。神游八極表,何必訪天臺。
阿翁非為遠公留,為覓金篦凈土游。十萬八千猶未是,可應西向憶同州。
圜門逢九日,清坐得相陪。正爾論文際,紛然送酒來。狂風吹破帽,黃菊泛深杯。盡飲斜陽里,題詩愧薄才。
昔者列禦寇,泠然禦其風。方諸徹秋水,乃今見猶龍。
忽忽過今夕,迢迢遂去年。空居人世外,猶共歲時遷。野火橫星漢,寒鴉落霧煙。江城除夜禁,春色自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