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功曹清明之什
蘭江無物可關情,
春去春來感亦生。
流水幾番供禊事,
新煙兩度過清明。
念鄉鵑淚和花滴,
懷友鶑腸學柳縈。
讀遍離騷詩自慰,
世間無地不蠻荊。
蘭江無物可關情,
春去春來感亦生。
流水幾番供禊事,
新煙兩度過清明。
念鄉鵑淚和花滴,
懷友鶑腸學柳縈。
讀遍離騷詩自慰,
世間無地不蠻荊。
蘭江兩岸沒有什么能牽動我的情思,春去春回,感慨自然油然而生。江水流淌,幾番見證修禊的雅事;新煙升起,兩度迎來清明的節氣。思念家鄉,杜鵑的血淚和著春花滴落;懷念友人,黃鶯的鳴囀如柳絲般縈繞。讀盡《離騷》以詩自慰,這世間無處不是未開化的蠻荊之地。
禊事:古代三月上巳日(魏以后固定為三月初三)臨水洗濯、宴飲的習俗,以除災求福。
新煙:指清明前后因禁火后重新生火的新炊之火,古代有清明禁火習俗,節后另取榆柳之火,稱新煙。
鵑淚:傳說杜鵑啼血,常用來表達深切的思念或悲愁,此處指因思鄉而落淚。
鶑腸:黃鶯婉轉的鳴叫聲,形容鳴聲柔婉,此處喻指對友人的思念如鶯鳴般綿長。
離騷:屈原所作楚辭名篇,后常代指抒發憂國憂民、憤懣不平之情的作品。
蠻荊:古代對南方楚地的稱呼,此處指詩人被貶的荒遠之地。
此詩為唐代詩人韓愈被貶南方時與友人張署(功曹)的唱和之作。二人同遭貶謫,身處荒遠的蘭江一帶。清明時節,張署作詩寄懷,韓愈以此詩回應,借清明景物與節令變遷,抒發貶居異地的孤寂、懷鄉思友之情及內心的郁憤。
詩以清明為背景,通過節令景物與典故的運用,展現了貶謫詩人的復雜心境。既有對自然時序的感慨,又有對故園、友人的思念,更以《離騷》自況,體現了在困境中堅守精神高潔的品格,是唐代貶謫詩中情感真摯、手法含蓄的佳作。
穗城三鳳翀天起,五色文章光陸離。我愛丹心生羽翼,隨君直到鳳池西。
春鴻飛盡過漳城,馬首踟躕倦北征。載筆敢煩明主詔,解衣猶是故人情。壯心未折風塵色,高調爭論楚越聲。揮手太行天地里,彩毫還賦漢西京。
風高微退鹢,云好合從龍。蕭艾長貪雨,松筠卻耐冬。禁途今不遠,歸興未應濃。莫羨朱雙轂,相期祿萬鐘。
三條篾束十四腰,漸遠塵寰近碧霄。云水相投因系屋,蕨薇將罄便移寮。人間未易開雙眼,林下還思掛一瓢。早晚閒身定歸去,小山叢桂不須招。
御柳黃絲未滿條,宮花紅蕊不勝嬌。至尊看雪開溫室,親賜昭儀壁上椒。
高蘿引蔓長,插楥垂碧絲。西窗夜來雨,無人領幽姿。弱植不自持,芳根為誰好。雖微九秋干,丹心中自保。根節含露辛,苕穎扶楥綠。蠻中靈草多,夏永清陰足。種竹官墻陰,經年但憔悴。故園新綠多,宿干轉蒼翠。窈窕安榴花,乃是西鄰樹。墜萼可憐人,風吹落幽戶。春條擁深翠,夏花明夕陰。北堂罕悴物,獨爾澹沖襟。西窗萱草叢,昔是何人種。移向北堂前,諸孫時繞弄。端居春向殘,夏氣已清穆。睡起悄無人,風驚滿窗綠。晨起獨行園,花藥發奇穎。猶嫌墜露稀,更汲寒泉井。
幾片蕭疏葉,霜容點碧嵐。波平如在地,舟小亦同龕。白水成佳供,清香佐野談。莫辭歸路杳,皓月掛溪南。
扶犁人所賤,何苦事耕耘。生意未終息,雨聲曾厭聞。詩書長在手,畚鍤豈勞君。祇恐青云上,能將此志分。
石散山形在,池乾水意存。游心山水外,至樂不容言。
老人無復少年歡。嫌酒倦吹彈。黃昏又是風雨,樓外角聲殘。悲故國,念塵寰。事難言。下了紙帳,曳上青氈,一任霜寒。
何處靜而清,蒙泉出山下。觀物本無心,一原窮萬化。
南武山川險,君來百戰馀。文章驚幕府,談笑上戎車。才子偏能射,將軍亦著書。樓船清暇日,觀海出扶胥。
士龍入雒君還雒,元直從親君喪親。揮淚渡河尋舊土,去家探岳寄閒身。風悲木杪天無色,夜到山中夢有人。若到夷門封植后,定將東海謝西秦。
眼光百步透林寒,抵死嗔人守九關。只道草中藏白額,豈知世上有黃間。才聞父老愁三害,倏見熊羆寢一班。寄謝咸陽嘆黃犬,何如霧豹隱南山。
保障元相并,飛騰可易同。里中難和雪,斤外已成風。名自斗南遠,群應冀北空。愧余初學步,蹇拙向誰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