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二首 其一
當年迂叟圃初成,
野草閑花不記名。
康節巾車臨小徑,
東坡詩板照高楹。
久知氣象歸前輩,
擬學規模愧后生。
惟有至公能格物,
莫將險躁起心兵。
當年迂叟圃初成,
野草閑花不記名。
康節巾車臨小徑,
東坡詩板照高楹。
久知氣象歸前輩,
擬學規模愧后生。
惟有至公能格物,
莫將險躁起心兵。
當年迂叟的園圃剛建成時,野生的花草多得叫不出名字。康節先生乘車來到小徑,東坡的題詩木牌映照在高柱上。早已知道文壇氣象屬于前輩大家,想要學習前輩范式卻愧為后輩。只有極度公正才能探究事物本質,不要因急躁引發內心爭斗。
迂叟:可能指前輩文人自號,此處代指有學識的老者。
康節:邵雍謚號,北宋理學家,與司馬光、呂公著等交游。
巾車:有帷幔的車子,古代士大夫出行所乘。
東坡:蘇軾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
詩板:題詩的木板,常懸掛于亭臺樓閣以記勝跡。
高楹:高大的柱子。
格物:探究事物原理,出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
險躁:急躁不安,語本《諸葛亮誡子書》‘險躁則不能治性’。
心兵:內心的矛盾爭斗,典出《韓詩外傳》‘心有謀,心之兵也’。
此詩約作于北宋中后期,作者通過回憶邵雍、蘇軾等前輩文人的文壇活動,感慨自身作為后輩在傳承與學習上的不足,同時以‘至公格物’‘莫起心兵’自勉,反映了當時文人對道德修養與學術傳承的重視。
全詩主旨為追慕先賢、自勵修身,以園圃場景為引,融敘事與議論,用典自然,情感真摯,展現了北宋文人對精神傳承與個人修養的思考。
達磨眼睛,八斛四斗。
斷貫索子穿來,諸人面前抖擻,
天上人間阿誰有。
十年遷客北歸時,旁海相逢嘆渺瀰。
枝上煙光忙蛺蝶,尊中風味奪酴醾。
老來詩思真枯井,別后心情似亂絲。
喜故將軍殊矍鑠,家山小筑未為遲。
酒罷華燈未肯收。緒風珠露暗凝秋。笛聲驚起夜眠鷗。
欲托微波增悵望,慣吟佳句怯新愁。碧云深處是朱樓。
年少清新,襟裾那受紅塵污。
還他禮數。莫遣衣冠粗。
擬倩東風,西逐輪蹄去。
泠然御。飄飄仙趣。直到驂鸞處。
兀坐枯禪欲若何,非干酒烈病維摩。
三春花落鶯啼柳,七夕云開鵲渡河。
胸本無城愁困斗,身惟有翼網森羅。
誰將淅瀝空階雨,翻作南朝子夜歌。
龍圖天生水,羲畫山出泉。?茲觱沸流,肇彼渾沌年。
盈涸在頃刻,消息同坤乾。塵剎變潮夕,億垓無貿遷。
帝臺盎漿仄,神瀵壺嶺顛。冰雪姑射質,風露綽約仙。
竇云騰潏潏,泓月涵娟娟。蝦須穿皎鏡,蟹眼瞭淪漣。
岷觴衍游圣,坳舟喻思玄。迷蹤鬼方霧,蘊真羅甸煙。
詎逢陸羽品,那遇桑欽傳。名公紆勝引,嘉招陶芳筵。
折簡開薈蔚,飛觥延霽天。玉珂裊重巘,金艾明華田。
碧瀲灑柔翰,翠微鏗洞弦。臨源稱混混,倚谷望芊芊。
嚴闉鼜鼓動,回溪蕡燭然?;耐啃懒紩d言遂成篇。
秋水瀲瀲滴青霧,城外人家城里樹。
白埃一道沖紅亭,正是馬蹄離別處。
荒垣殘葉幾家村,千厓洗盡月波痕。
鄉關十路九貂虎,未知托缽向何門。
驚禽一羽分煙去,云路沉沉安可論。
健翮秋空困不勝,
碧霄萬里羨飛騰。
誰憐架上羈留苦,
解脫金絳放玉鷹?
陰陰垂柳閉朱門,一曲闌干一斷魂。手把青梅春已去,滿城風雨怕黃昏。
客去鉤窗詠小詩,游絲撩亂柳花稀。微風盡日吹芳草,蝴蝶雙雙貼地飛。
夕陽槐影上簾鉤,一枕清風夢昔游。夢見錢塘春盡處,碧桃花謝水西流。
白頭驄馬與垂綸,
一曲梅花太古春。
高坐廬山三萬丈,
誰知彈與不彈人。
何處風煙接碧霄,雞鳴山寺隔塵囂。
冠裳共際升平會,車馬偏勞故舊招。
醒后酒痕還半濕,忙來詩債未全銷。
幾回棘寺頻翹首,溽暑薰人雨正飄。
曲錄偏容老罪夫,
天山從此辟荒蕪。
請看自古傳燈者,
問道曾來九譯無。
今日老頭不上工,似千年未見丁聰。
臭坑掏糞同耶耳,香港插圖配共龍。
引仔星期萬事足,擁妻月夜半床空。
何因學習雷鋒后,忽地消沉電視中。
天開泰運息兵塵,建業千年王氣新。
虎旅南征收百粵,龍旂西指定三秦。
春明紫禁煙花繞,日麗彤樓燕雀馴。
朝罷從容須獻替,要含膏澤及斯民。
東皇乍渡玉河涯,河凍漸開是處皆。
官道柳條初著眼,客途春色入誰懷。
笑看短鋏塵盈匣,浪逐長安雪滿街。
大抵浮蹤非我主,因時不必用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