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趙東野時以帥檄撫定贛叛 其二
清晨閑上鬰孤臺,鼓咽譙樓角更哀。
病葉滿山難獨掃,狂花一樹為誰開。
泉枯石井獅空吼,雨暗荒池鳳不來。
欲向江東問仙老,海風吹浪駕舟回。
清晨閑上鬰孤臺,鼓咽譙樓角更哀。
病葉滿山難獨掃,狂花一樹為誰開。
泉枯石井獅空吼,雨暗荒池鳳不來。
欲向江東問仙老,海風吹浪駕舟回。
清晨我閑來登上鬰孤臺,譙樓上傳來嗚咽的鼓聲,號角聲更加悲切。枯萎的葉子滿山都是難以獨自清掃,那一樹肆意綻放的花又是為誰而開?泉眼干涸的石井旁,石獅仿佛在空自怒吼;陰雨籠罩的荒池里,鳳凰始終沒有飛來。我想前往江東詢問仙翁般的您,卻被海風吹起的浪濤阻住了歸舟。
鬰孤臺:位于今江西贛州,為當地著名古跡,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得名;
譙樓:古代城門上的瞭望樓,用于擊鼓報時或指揮城防;
病葉:枯萎凋零的樹葉,喻指戰亂后衰敗的景象;
狂花:肆意綻放的花,此處或暗指叛亂中失控的亂象;
石井獅:石砌井邊的石獅雕刻,“空吼”形容景物荒廢無人回應;
鳳不來:鳳凰為祥瑞之鳥,此處或喻賢才不至或局勢未穩;
仙老:對趙東野的尊稱,贊其德高望重;
江東:指趙東野所在之地,或代指遠離贛州的東邊地區。
此詩為作者寄贈友人趙東野所作。趙東野當時受帥府檄命,前往安撫平定贛州叛亂。作者登贛州名勝鬰孤臺,目睹戰亂后的荒涼景象,觸景生情,遂作此詩寄懷,既描繪叛亂后的殘敗之狀,亦隱含對友人使命的關切。
全詩以登鬰孤臺所見所感為線索,通過刻畫戰亂后蕭瑟荒敗的景物,抒發對時局的憂慮與對友人的關切。意象密集,情感沉郁,既是對贛叛后現實的寫照,亦是詩人內心感慨的投射,展現了南宋文人對社會動蕩的敏銳感知。
越東佳氣鬰巃嵷,捉鼻馨名久識公。
結發蚤看翔藝苑,濡毫頻見屬詩筒。
棄書忽學萬人敵,秉鉞尤夸一世雄。
拔距三千堪敵愾,歌鐘二八陋和戎。
長驅誓搗燕幽北,大纛旋移浦汭東。
重鞏河山襄帝力,時垂竹帛勵臣忠。
東南半壁騰王氣,杞梓全材恃將功。
鵝鴨幾驚消玉壘,熊羆屢奮壯金墉。
璽書褒錫恩原厚,節鉞招綏德愈隆。
群策更能延俊彥,眾謳先已徧旄童。
深仁共頌綿瓜瓞,偉績還期勒華嵩。
古人立志高,為義不為己。今人所見卑,獨為貧賤恥。
不義富貴生,寧以餓而死。遺體非不重,所懼悖于理。
我稟清淑氣,生而秀為士。讀書三十年,頗知六經旨。
質之以人道,所言皆如此。奚乃滯風塵,爾汝弄歡喜。
浙山高蒼蒼,浙水清彌彌。三嘆動遐思,清風響兩耳。
暫焉深隠去,長镵訪園綺。敬俟時之清,終其天倫爾。
誰謂匪人賤,猶懷事賊羞。
挺身持大義,正語叱狂酋。
名在春逾艷,骨香花不愁。
有靈知國事,地下笑王侯。
憶昔郵亭奉別裾,不知別后意何如。
夕陽樹外煙塵隔,明月河邊笑語疏。
客路驚回飛去夢,天風吹落寄來書。
西湖莫問殘春色,且好白茅山下居。
道出簫臺北,青鞋第幾山。
看云生遠思,臨水覺衰顏。
石室猿空老,花時燕獨還。
春光已愁寂,況復在兵間。
叫笑舞荒唐,面上生雪霜。
一味呵呵笑,赤腳走四方。
明月忽見憎,憎我太枯清。
我亦罵明月,罵月弄光明。
黯淡是州城,川原一望平。
天高眾峰逼,人立片云生。
拂石同僧坐,移筇避蟻行。
巖阿有泉眼,不改舊時清。
霖霪厄晴光,胸臆堆倥傯。
魍魎嘯陰風,砭中肌骨痛。
物象各憂囚,坤輿一澒洞。
死禁朝陽升,私竊陰權弄。
我剖一寸心,灑血聲大慟。
叫天開光明,晝夜永不霿。
紫蓋星臨北斗躔,金門客去幾千年。
蒙泉有味見福地,劫火離灰是洞天。
塵外仙家山上屋,日邊帆影海東船。
飄飄云氣蓬萊近,五彩飛鸞不用鞭。
最愛林中過客稀,坐分片石澹忘歸。
僧閑時與云來往,鶴老不知城是非。
瀟灑山光秋入畫,清寒花氣曉侵衣。
一溪截斷紅塵影,西有任公舊釣磯。
三已甘退休,十連起遲暮。
伊誰急求子,流落乃不怒。
黑云來如山,殺氣震平楚。
恭惟君父命,封疆以身護。
闔門義不辱,呼卒汝善處。
飛魂隨劍光,自已投火去。
天泣鬼神愁,地搖山岳仆。
吾非莒柱厲,敢以死丑主。
正自常事耳,命義逃安所。
沖遠誰與儔,睢陽有張許。
韞匱玉未售,妄想夜生夢。
風霜鬢鬅鬙,談笑氣澒洞。
上天宮闕高,凡身血肉重。
顧影無其儔,一呼四壁動。
抱茲忠義心,慚與猿鶴共。
劍影悠悠出故都,酒邊臨別重躊躇。
吳江霜早愁聞雁,楚澤天寬老釣魚。
瑤草春風香未歇,美人秋水意何如。
西湖莫忘閑鷗鷺,彊健不妨頻寄書。
獨笑或獨哭,從人喚作顛。
生惟嗜食菜,貧亦恥言錢。
清興游空外,孤愁抱日邊。
所憂無別念,雁又犯南天。
頭戴爛紗巾,腳踏破鞋底。
不知以何道,琮琤宇宙里。
或恐是達人,毋乃是癡子。
我亦欲問之,面冷似鐵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