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別意上人
塵中孤影鏡中絲,
往事星星不忍思。
回首便成千里夢,
尋盟當以幾時期。
秋江浩蕩鷗翻浪,
月樹蕭疎鵲遶枝。
倘有一書相問訊,
只消多寫暮云詩。
塵中孤影鏡中絲,
往事星星不忍思。
回首便成千里夢,
尋盟當以幾時期。
秋江浩蕩鷗翻浪,
月樹蕭疎鵲遶枝。
倘有一書相問訊,
只消多寫暮云詩。
塵世中形單影只,鏡里可見白發如絲;往事點點,教人不忍心再去追憶。回頭望去,便化作千里外的夢境;重續舊約,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期。秋江浩蕩,白鷗在浪中翻飛;月照疏樹,寒鵲繞著枝頭盤旋。若有書信前來問候,只需多寫些暮云相關的詩句。
鏡中絲:鏡中白發,絲喻白發。
星星:形容細小、零散,此處指往事零星。
尋盟:指重新約定相聚之約。
蕭疎:同“稀疏”,形容樹木枝葉稀少。
遶枝:繞枝,遶同“繞”。
暮云詩:化用杜甫“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春日憶李白》),以暮云意象代指對友人的思念。
此詩為酬別僧人意上人所作,當創作于秋日離別之際。詩人面對友人遠去,觸景生情,借眼前秋景與往事回憶,抒發別后孤寂與對重聚的期盼,反映出與意上人深厚的交游情誼。
全詩圍繞“別”展開,前半直述別后孤寂與對重逢的不確定,后半以秋江、月樹等景渲染離情,尾句以“暮云詩”作結,含蓄深婉。語言凝練,意象典型,是一首情感真摯的酬別之作。
幽窗誰爇返魂香,恍惚仙姿出洞房。畫里呼名渾欲語,琴中傳意故成狂。愁顰西子憐傾國,心謝東鄰絕踰墻。卻恨丹青枉圖畫,燕脂山外泣王嬙。
兼旬病思負秋光,所謂伊人在一方。見說著書為世業,曾聞議禮有封章。江潮送櫓驚高枕,海月尋詩到小堂。載酒攜琴須稍健,擬將心事溯羲皇。
縹緲風煙萬里開,招提乘興漫登臺。終南紫氣來三輔,極北浮云凈九垓。雁外晴絲飛浩蕩,尊前塔影落崔嵬。瀛洲遺址仍相望,共看文芒射斗臺。
石骨棱棱見,沙紋遠遠開。海天清瘦景,眼底一時來。
深巷家家雪,蕭齋處處風。年華看漸老,詩興轉無窮。更約尋梅伴,還依曝背翁。艱難經歷遍,不覺尚飄蓬。
杯盤移醉冠春園,酒散人歸月在門。何日喜還供笑語,酌君村酒侑齏盆。
采蓮夜未歸,東巖看月上。雄風發楚歌,擊汰齊吳榜。
先皇教善敞東闈,菲德承宗賴慶暉。為感儲筵驚歲月,因瞻臺像駐驂騑。楹書乍啟欽遺澤,庭樹重攀記舊圍。疇日學文親政地,仰懷慈訓倍依依。
天地為籠信可哀,南屏舊隱謫仙才。遺廬尚有孤花在,吊客徒聞獨鶴回。漬酒青鞋褰宿莽,題詩紅袖拂荒苔。太平宰相曾招隱,矯首云霞海上來。
洛川多好山,伊川多美竹。游既各有時,雖頻無倦目。貪清非傷廉,瀆幽不為辱。麋鹿不害人,心無害麋鹿。二室多好峰,三川多好云。看之不知倦,和氣潛生神。一慮若動蕩,萬事從紛紜。人言無事貴,身為無事人。
問訊金華伯,自是地行仙。只為朱輪畫戟,句引到湘川。用個狎鷗心地,做就烹鮮時政,民化我何言。但貴衡陽紙,紙落盡云煙。對湖天,梅索笑,月還圓。舊時岳生申甫,重到是前緣。快洗瑤觥一醉,喚個鶴仙起舞,騎取上花磚。春秋更多少,莊木八千年。
耳應聲而無響,眼有照而亡緣,曠劫清規里許圓。生死死生不到處,云磨秋色水連天。
彤庭爛景。丹陛流光。懷黃綰白。鹓鷺成行。文贊百揆。武鎮四方。折沖鼓雷電。替輦協陰陽。大矣哉。道邁上皇。陋五帝。狹三皇。窮禮物。該樂章。序冠帶。垂衣裳。
十里相望煙樹,旬月不絕籃輿。漱石枕流戲綵,浮家泛宅南湖。
何處難忘酒,生民太困窮。百無一人飽,十有九家空。人說天方解,時和氣自豐。此時無一盞,入地訴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