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寺
不怯山寒風力尖,要登絕頂看龍潛。
翚飛杰閣云穿棟,靜鎮禪關月滿簾。
踏破松蘿容極目,嘯驚巖壑快軒髯。
我來默印無邊義,寄與孤鈴語夜簷。
不怯山寒風力尖,要登絕頂看龍潛。
翚飛杰閣云穿棟,靜鎮禪關月滿簾。
踏破松蘿容極目,嘯驚巖壑快軒髯。
我來默印無邊義,寄與孤鈴語夜簷。
不畏懼山間寒氣與凌厲的風,一心要登上山頂去看傳說中龍潛藏的景象。飛檐高翹的樓閣直入云端,白云穿過房梁;禪院靜謐,月光灑滿門簾。踏破松蘿的藤蔓,得以極目遠眺;一聲長嘯驚動巖谷,暢快得連胡須都揚起。我來到這里默默印證佛法無邊的深意,將這份感悟寄托給檐角孤鈴,讓它在夜里輕語訴說。
翚(huī)飛:形容建筑飛檐如鳥翼高展的樣子。
杰閣:高大的樓閣。
禪關:指佛寺。
松蘿:地衣類植物,常攀附松樹生長。
軒髯(rán):胡須舒展,形容暢意的神態。
默?。耗∽C、領悟。
無邊義:指佛法廣大無邊的深意。
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為詩人游覽白龍寺時所作。詩中‘登絕頂’‘靜鎮禪關’等句,或反映其探訪古寺、尋幽悟禪的經歷。
全詩以登山探寺為線索,融合自然景觀與禪意感悟,既展現了詩人豪邁灑脫的個性,又通過古寺靜景傳遞出對佛法的思考,是一首情景交融、意境深遠的山水禪趣詩。
剎剎西來意,塵塵古佛心。眉毛為道侶,鼻孔作知音。借問牛頭何處去,銜花幽鳥杳難尋。
偶作山行只杖藜,歸逢寒日下山時。與僧并立看紅樹,忽有鶴來棲樹枝。
只有兩旬別,渾如送遠心。把持不忍去,直到日西沉。
綠竹繞江江水流,朝朝暮暮只如秋。不知世有炎涼意,好鳥幽棲在上頭。
延陵君子墓,南極老人星。自古稱遺愛,斯文重典刑。一生隆許與,五福最康寧。逝矣俱陳跡,臨風祇涕零。
入夢家園若畫圖,萍蹤輒感客懷孤。泉聲瀉玉流空谷,竹影搖青護舊廬。山屬我,水思吾,一花一石勝明珠。吟魂祇合桃源住,爭奈桃源世上無。
五臺張耳向三臺,定有金雞報曉來。將有事時當平日,于無聲處聽春雷。本非今古奇觀事,孰是媧天久棄才。父老江東傳話樂,大王風送小王回。
度索尋橦國,升猱飲狖形。俯窺愁凈綠,仰睇失空青。雨過苔絙濕,風來箐霧腥。天將限夷夏,何用罪坤靈。
亂雨沉春色,寒風轉故叢。翛然蘭蕙意,塵世百無功。四海有兄弟,十年幾雁鴻。滄浪天未喻,尊酒念何窮!
青縣城邊風日嘉,繞城楊柳凍晴沙。土人猶自思潘令,惆悵河陽千樹花。
天地役閒人,隨時任歌嘯。上巳集菽莊,招邀及同調。是日天氣清,淡云斂靈曜。絕早新雨來,晌午舊雨到。童冠四十人,聯袂恣游眺。一路草木生,迎門花鳥笑。潮聲撼樓頭,宿霤穿山竅。靈鏡吸人影,雅集圖惟肖。有如此勝游,觸境皆詩料。主人興未已,分韻各推敲。罰捐金谷嚴,詩步西園好。作敘傳來茲,愧非王逸少。
揚帆逐隊來,風急浪花開。因看溪邊柳,還思圃里梅。水分三派港,云綴幾重峐??煜虼好鞯溃S金已筑臺。
晴云嘷鶴幾千只,隔水野梅三四株。欲問陸機當日宅,而今何處不荒蕪。
古城疏柳蔭和陽,半是當年舊戰場。欲認前朝尋故事,烏江猶唱楚歌狂。
目極平蕪,天低四野。春山珍重君歸也。任君一顧一回頭,眉痕淡盡難消畫。垂柳啼鶯,垂楊系馬。思家窮子閑春社。東風歷歷黯車塵,不堪搔首斜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