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季文即事
種竹多臨水,山隨云影藏。
夏深元有暑,秋淺未全涼。
個個飛螢入,雙雙歸燕忙。
幾年觀物理,不復叩員蒼。
種竹多臨水,山隨云影藏。
夏深元有暑,秋淺未全涼。
個個飛螢入,雙雙歸燕忙。
幾年觀物理,不復叩員蒼。
種的竹子大多靠近水邊,山巒隨著云影的移動而若隱若現。夏已深,原本就有暑熱,秋剛至,還未完全涼爽。一只只螢火蟲飛了進來,一對對歸巢的燕子忙碌著。多年觀察事物的道理,不再去叩問蒼天。
元:原本。
員蒼:指蒼天,“員”通“圓”,古人認為天圓地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經歷了一定的人生閱歷后,于夏末秋初時節,在一處有竹有水的地方,觀察自然景象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通過描繪夏末秋初的自然景象,表達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其特點是寫景細膩,情感表達含蓄。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內心的思考。
少歲無愁,愛將愁字,說又重說。近日聞人,言愁不覺。先自捫吾舌。沙場炮火,深溝彈雨,愁也怎生愁得。試翹首、戰云滾滾,江南直到江北。醉鄉忘我,桃源避世,堪笑古人癡絕。萬丈銀河。可能倒挽,靜洗平原血。家山自好,韶華未晚,君莫蹉姹悲切。渾無寐、披衣坐聽,聲聲畫角。
娉婷二八女,絕色妙難畫。新妝薄鉛華,照影修竹下。盛年事夫婿,錦玉耀精舍。雖非伯鸞妻,惓惓惜春夜。琴馀月當軒,默默倚風榭。寄語東家兒,紅顏莫輕嫁。
每夜三更問話。說破人情虛假。個個悟真宗。道心通。要望秋陽回意。莫縱高眠春睡。指日復歸來。笑顏開。
漁者雖多屢數難,磻溪彷佛到嚴灘。東都名教西周業,不枉人間把釣竿。
綠柳橫塘曲,滄灣是妾家。菱歌不解唱,秋水照荷花。落日浣紗渚,菱歌唱晚風。解衣濯秋水,乘月采芙蓉。溪上采蓮女,秋波照晚妝。心如蓮子苦,情似藕絲長。荷葉紉為佩,芙蓉緝作裳。妾心花下藕,節節是秋霜。
流水何曾與物爭,只緣造物忌高名。閒觀世態心如水,幾為浮名誤此生。
惻惻重惻惻,當歌忽成默。客車駕雙輪,欲挽不可得。華燈粲宵焰,殷勤照行色。月轉庭榭光,風起檐樹黑。誰能理朱絲,為鼓長相憶。
懶能看、海桑世界,風花過眼如傳。月明昨夜庭流水,天色朝來都變。塵石爛。銖衣壞,和衣減盡誰能怨。秦亡楚倦。但剪燭西窗,秋聲入竹,點點已如霰。當年事,本是泗亭沛縣。卻教綿蕝成殿。暮年八陣那曾用,付與江流石轉。前楚辯。今哨遍,是烏烏者燈前勸。乾坤較健。嘆君已歸休,吾方俯仰,種種未曾見。
石好歲深歐記在,雨多云為段游開。同門一士頭如雪,許待龍圖老子來。
我行不到山中久,忽見青山為回首。似聞流水響鳴琴,恍若寒云落襟袖。松下茅庵絕瀟灑,甚欲從之度長夏。振衣大笑問主人,主人道是孫郎畫。
終日紛紛俗務中,出門喜見翠螺峰。幽情久抱空斑鬢,勝槩長孤秪醉翁。擬采紫芝休晚歲,便從白鹿仰高風。同心欲拉丹丘子,又恐春雷起臥龍。
兒時憶,最憶是情歌。跑馬溜溜山上月,推窗蕩蕩月邊河。茗坐獨消磨。
生長城市間,吾其患驅逐。賊人俄漲天,舉家如奔鹿。入山恐不深,但冀免殺戮。賊平無所歸,獨倚青松哭。
才喜秋風宴鹿鳴,故鄉文學久知名。英標合見非凡子,壯節能無壓后生。射策暫淹龍虎榜,挾書遙入鳳凰城。相違屈指重來日,浩蕩青云九萬程。
煎點徑須煩綠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