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中牡丹
誰將根底種靈丹,開處凡花比亦難。
勝賞莫嫌僧院僻,久長留到子孫看。
有時垂淚傷多雨,未肯扶頭怯曉寒。
自笑色空俱照了,也來隨例并闌干。
誰將根底種靈丹,開處凡花比亦難。
勝賞莫嫌僧院僻,久長留到子孫看。
有時垂淚傷多雨,未肯扶頭怯曉寒。
自笑色空俱照了,也來隨例并闌干。
是誰將牡丹的根種下,如同種下了靈丹妙藥,它開放時,普通的花與之相比都難。盡情欣賞別嫌這僧院偏僻,讓它長久留存給子孫看。有時它會因多雨而垂淚傷感,不肯昂首,害怕清晨的寒冷。我自嘲已看透了色與空,也來依慣例憑靠著欄桿欣賞它。
根底:指牡丹的根部。
靈丹:這里將牡丹比作靈丹,突出其珍貴。
勝賞:盡情欣賞。
扶頭:昂首。
色空:佛教用語,“色”指世間萬物,“空”指事物的虛幻不實。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游覽僧院時,看到僧院中盛開的牡丹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可能佛教氛圍較濃,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結合自身對佛理的感悟創作此詩。
主旨是贊美牡丹的珍貴美好。特點是將牡丹描寫與佛理感悟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和心境。
嵯峨蓮花峰,中有蓮花洞。撲人蝙蝠飛,沾袂煙嵐重。斜陽倚洞門,清嘯山猿共。
深秋蕭爽十分涼,茱菊浮杯滿座香。百尺玉樓喧鼓吹,六宮思許醉重陽。
我有成連琴,泠然出古音。天風吹海浪,云外水沈沈。一彈再三嘆,感人意良深。既有千古調,豈無萬里心!求之形象間,渺渺不可尋。誰為相和答,滄海老龍吟。
萬卷縑緗百尺臺,白蘋風起對銜杯。窗中日抱吳山下,座里天浮震澤來。秋興賦成聊偃仰,河渠書就一徘徊。無誇太乙當年事,已見寒光屬上臺。曲榭雕楹霅水傍,瑯函插架照滄浪。丹霄正錫尚書履,綠野先題相國堂。句就松風閑鶴浦,夢回蘿月上鹓行。憑誰寄問花溪叟,稷契何由近廟廊。
百二河山未定都,金鰲戴主讖原誣。日回舊馭長安遠,月送殘更太白孤。鉤黨重翻十常侍,璽書新款五單于。群公休守偏安局,推背猶存一統圖。
唱到圓圓曲可哀,故家喬木亦蒿萊。世恩堂后高酣閣,空說驚鳴照影來。
樹老菭荒石氣深,名園名相此中尋。全淮勛業來蒼莽,五省馨香照古今。交外難平天下口,收吳先定老臣心。吾儕不用寒花薦,王粲高樓試一吟。帷幄剛籌便誓師,胡曾并世見才奇。良弓高鳥無多忌,老圃寒香又一時。全局存亡丞相表,大風攻守漢皇詩。中興人物今銷歇,愁倚深秋古柏祠。
淋漓界破碧天圖,醉墨微茫抗酒徒。若使太元生瓦屑,誰將飛白裹金瓿。沙痕已印梅花瓣,聲譜兼諧鳳穴雛。野鶩家雞隨舉似,不須仿本效村儒。
陰山險棧斷青蕪,結發防胡持漢繻。老出玉關怡斗草,勿論腰上有金無。
有鳥名脊令,在原飛且鳴。人皆有兄弟,惟爾獨多情。白鷺白于雪,于飛在洲渚。誰言我最閒,正爾心獨苦。
東朝制詔九年稱,烈武功高后世興。坐舉不周天柱正,親扶旸谷日車升。班行尚想延和殿,羽衛俄趨永厚陵。洛水嵩峰霄漢外,百官西望涕難勝。
錦衣年少不知愁,風雨無端惱客游。萬點殘紅空過眼,一番新綠又從頭。夕陽細草堪橫笛,野渡垂楊可系舟。三百六旬渾是醉,餞春何用苦綢繆。
貞元聚則泄,瑞氣郁而彰。有露葩仍潤,無根蒂自香。芳鄰媲孟氏,曲度擬芝房。寶樹千年在,為君獻吉祥。羨君多善慶,瑞氣郁成霞。所以九莖秀,結為五色葩。卿云覆以蓋,珠露藹如花。誰謂無根產,芝蘭自昔誇。
彧作操謀主,群為丕上公。暮年翻有愧,膝上與車中。
剩喜秋風起,空庭老樹間。夜涼瞻北斗,晨爽對南山。□□黃花近,今年白羽閒。未妨缺耕斂,尚覺老軀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