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舊巢
故廬重到莫春時,物色風光總欠詩。
柳絮有情飛滿袖,牡丹無語恨空枝。
燕歸不用深垂幕,筍出應須密護籬。
明日籃輿又東去,迢迢煙草綠相隨。
故廬重到莫春時,物色風光總欠詩。
柳絮有情飛滿袖,牡丹無語恨空枝。
燕歸不用深垂幕,筍出應須密護籬。
明日籃輿又東去,迢迢煙草綠相隨。
暮春時節我再次回到舊居,眼前的景色卻難以激發詩興。柳絮仿佛有情,紛紛飛滿我的衣袖;牡丹默默無語,空留殘枝惹人悵恨。燕子歸來,不必再把簾幕深深垂下;竹筍長出,應該密密地護住竹籬。明天我將坐著竹轎向東離去,遠方那一片如煙的綠草將一路相隨。
故廬:舊居。
莫春:即暮春,春季的末尾階段。
物色風光:指眼前的景色。
籃輿: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形制不一,一般以人力抬著行走。
迢迢:形容路途遙遠。煙草:煙霧籠罩的草叢。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題“宿舊巢”和內容推測,詩人在暮春時節回到舊居,觸景生情寫下此詩。可能當時詩人經歷了一些人生起伏,舊居承載著他過去的回憶,重臨此地,感慨萬千。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故地重游的復雜情感。其特點是借景抒情,通過暮春景色的描寫來寄托內心的惆悵與不舍。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對自然景象敏銳的觀察力。
早歲歸田古所稀,豈同蘧瑗晚知非?臘醅盡醉鸕鶿杓,春服仍如薜荔衣。一畝園居皆樂土,百年富貴盡危機。沙頭幾動鱸魚興,每到花時與愿違。
蒼生喘未蘇,買筆論孤憤。文采風流今尚存,毫發無遺恨。凄惻近長沙,地僻秋將盡。長使英雄淚滿襟,天意高難問。
新蟬何處來,鳴我高槐陰。流水欲入屋,好風自開襟。床頭一束書,壁上三尺琴。琴以散哀樂,書以通古今。所幸車馬稀,非邀里人欽。虛名如北斗,有酒不能斟。縱洗爰居耳,寧知鐘鼓音。陶潛初解組,蘇軾未投簪。莫改麋鹿性,常懷煙嶂深。
幻出壺天醉碧桃,旋開云竇挹瓊膏。龍蟠燭影承香輦,鳳擁簫聲繞赭袍。織女機臨銀漢動,捧盤人共玉蟾高。如何今日猗蘭殿,吹盡雄風到野蒿。
使節駐猶川,僧房借一眠。鄉心蒼海外,詩思白鷗前。山聳森如戟,溪流直似弦。嗟予逐塵鞅,那得此留連。
拙似枝上鳩,老若林間馬。進則逡巡退則寬,我亦師賢者。半只焦尾琴,一片銅臺瓦。稚子候門笑語翁,真個歸來也。
吾今衰矣。詩酒不能已。休說前朝故事。臺城柳、今何翠。去來憑綠水。青山憔且悴。漫寫魚書相寄。知己者、不能二。
不問主人聊一來,水亭風榭小徘徊。春風大似私南土,未臘江梅半欲開。
以我趨朝日,逢君待詔年。大名時輩避,高唱國人傳。往跡浮云散,離心亂柳牽。書來足慰藉,猶隔孝廉船。
新都滅炎精,四海方悲嘆。隗囂起秦隴,借名圖復漢。豪杰多景從,生民懼涂炭。南陽帝業新,群雄俱解散。西州獨阻險,偃蹇成僭叛。么么不自量,神器豈容濫。伏波始識真,東廡白幘岸。聚米導先驅,倉黃西域竄。何不效竇融,歸朝膺顯宦。
天生有大福德人,與佛同時同現瑞。是知心與佛心同,母儀天下同化育。如春及物春無跡,如月印水月無痕。天人中來道機熟,應身摩耶顯慈力。與天同壽福元元,萬年密贊無為治。山林演此無為法,是亦名為報恩者。
黃幄中分列御筵,捧觴新曲度游仙。漏聲書下銅龍五,仗影春回玉馬千。白雪調煩詞客和,紅云班許近臣聯。不知泰岳登壇處,石檢重封是幾年。
少年高第抱琮璜,一曲陽春海上清。玉簡云中饒玉露,金城山下長金莖。爽鳩法自三章肅,丹鳳書來萬里驚。此去片帆飛似駛,圣朝側席待青萍。
神仙自有官府,朝市翻誇隱淪。何用為渠評騭,醉鄉且住逡巡。
錦鯨仙去瓊簫冷,悲風替吟宮羽。髡柳經霜,寒鴉噤月,寥落名園誰主。珠歌翠舞。盡化作秋來,釀愁煙雨。淚鎖荒苔,古花猶篆壓簾句。詞靈應亦識我,奈云埋玉笥,歸鶴迷路。金雁移箏,銅駝換世,始信繁華無據。徘徊自語。嘆心力空拋,綺年輕誤。寂寂湖山,素弦誰共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