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南逢病叟
雙膝過頤頂在肩,
四鄰知姓不知年。
臥驅鳥雀惜禾黍,
猶恐諸孫無社錢。
雙膝過頤頂在肩,
四鄰知姓不知年。
臥驅鳥雀惜禾黍,
猶恐諸孫無社錢。
老人雙膝彎曲到超過臉頰,腦袋低垂靠近肩膀,周圍鄰居只知道他的姓卻不清楚他的年紀。他躺在田邊驅趕鳥雀,珍惜地里的禾黍,還擔心孫子們沒有社日祭祀的錢。
過頤:超過臉頰,形容雙膝彎曲的程度。
頂在肩:腦袋低垂靠近肩膀,描繪老人彎腰駝背的樣子。
社錢:社日祭祀所需的費用。社日是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
此詩創作背景應是詩人在鄉村生活中所見所感。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貧困的狀態,農民生活艱難。詩人看到這位年邁體弱卻仍為生活操勞的老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鄉村老人的貧苦生活和對子孫的關愛。特點是通過細節描寫塑造人物形象。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以小見大反映了當時鄉村生活的一個側面。
杖頭挑月入煙蘿,城郭塵埃柰爾何。若到名山高著眼,洞天深處異人多?;厥酌轿遗f游,曾將風袂挹浮丘。如今不及臺邊水,長向山前山后流。
鑒水稽山塵不染。歸來賀老身強健。有客跨鯨游汗漫。留羽扇。玉船取酒青鸞勸。莫恨飛花容易散。仙家風味何曾減。春色一壺丹九轉??盀榘?。雕梁幸有輕盈燕。
中原馀白骨,嶺嶠亦黃沙。短袷從新制,飛甍散舊家。檿絲鳴鏑疾,駿足注坡斜。瀕海風濤地,樓船莫浪誇。
青春素景兮白日出之藹藹。吾將弭節于江夏。見杜若之如大。結雕鱗以成車。懸雜羽而為蓋。草色綠而馬聲悲。欷沿油以流帶。
玉格冰魂見尚稀,忽驚歲暮思依依。每當深雪偏肥綻,才得東風便謝歸。斷板橋邊孤影瘦,冷村墻外暗香微。相逢不忍相離別,飄瞥斜枝趁落暉。
漂泊風塵里,曲江度幾春。鶯仍喬木友,燕傍舊家人。識路蹄空急,更弦調強新?;侍於嘤隄?,何地不堪均。
慷慨悲歌嘆陳跡,霜烏怨啼霜葉赤。明朝送客過鐘陵,西望茫茫五湖白。
山禽調舌待春哢,江雨收聲開曉晴。偶遇故人同杖履,梅花樹下一詩成。
雨霰微微落,農夫喜濕年。寒生除夕后,暖在大冬前。避世猶無策,書王亦有權。蒸湘方接戰,天肯任投鞭。
鞍山柘水事茫茫,猶記同游宿上方。老大重尋窗下宿,殘經掛壁故人亡。
嶺首霞消,山眉霧蹙,黯成凄絕。亂展單衣,平蕪變風色。昏鴉云遠,空眼底、天低云闊。堪憶。林際窈冥,匿當時明月。湖西語切。悄攬流輝,波眸兩澄澈。疏篁動影,坐覺露華滴。嘆息幾多良夜,辜負小唇芳靨。悵只今唯有,三兩癡螢如識。
百川曾此一朝宗,荒殿猶存碧蘚封。野渡水寒朝飲馬,江城云起昨從龍。千秋離黍歌三闋,半夜蒼梧夢九重。自是六朝僧去后,逋臣多少作山農。
五月蓮舟苧浦頭,長花大葉插中流。即令遮得西施面,遮得歌聲度葉不。
老來招隱興偏濃,爽氣時時對五峰。書似淮南傳內學,人從河上挹玄蹤。上尊屢拜中朝賜,靈笈多于世外逢。蒲柳自知凡骨異,何能云路待相從。
扁舟何日到夔州,已泛荊湖半月船。誤喜地名同故里,欲尋鄰舍竟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