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觀
仙者曾居地,峰巒特異常。
泉飄簫樂響,松暗洞門藏。
玉井通三島,瓊臺接上蒼。
有時聞鶴下,醮罷月侵廊。
仙者曾居地,峰巒特異常。
泉飄簫樂響,松暗洞門藏。
玉井通三島,瓊臺接上蒼。
有時聞鶴下,醮罷月侵廊。
這里是仙人曾經居住的地方,峰巒特別不同尋常。泉水飄落好似傳來簫樂聲響,松樹茂密幽深藏起了洞門。玉井連通著海上三仙島,瓊臺與蒼天相接。有時能聽到仙鶴飛下的聲音,法事結束后月光灑在走廊上。
桐柏觀:道觀名。
特異常:特別不同尋常。
玉井:指道觀中的井,這里有神話色彩。
三島:傳說中的海上三仙島,即蓬萊、方丈、瀛洲。
瓊臺:華麗的高臺。
醮:道士設壇祭神的儀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桐柏觀是道教圣地,詩人可能在游覽此地時,被其神秘清幽的環境所觸動,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道教仙境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桐柏觀的神秘與超凡,突出其作為仙人居所的特點。其特點在于營造出奇幻的意境,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仙境的獨特想象,豐富了描繪道教圣地的詩歌題材。
憶在黃河草堂靜,坐臨秋月孤娟娟。水門蕭條向蘆葦,石瀨逶迤回舸船。頻干祿食去多阻,遠望江湖情可憐。傳語魚龍莫浪喜,抱珠今夜且須眠。
白發臥滄洲,翻然憶舊游。醉尋陶令酒,吟倚謝公樓。砧杵千門夕,梨棠一縣秋。去逢高慢士,應是久淹留。
漫天烽火起盧溝,大地春遲燕遠游。千里天桃羞放蕊,長空濃霧飽籠愁。崎嶇道路悲芻狗,薜藶城鄉冠沐猴。忍得萬家仇恨怒,京華歌舞到渝州。
杜鵑啼老洛城東,烽火郊畿縱犬戎。廟略合收淝水捷,虜盟誰定渭橋功。銅駝故陌迷芳草,黃屋驚塵卷朔風。一自鼎湖龍去后,小臣何地泣遺弓。
日入雨新過,陰陰群木寒。茲來愜林景,況復得所歡。所歡者為誰,何掾邀數賢。喜客意無倦,促席聞清言。取泉浸新瓜,摘果來中園。新亭會觴酌,高燭明閒寬。而我素不飲,亦復舒芳顏。諠靜固異操,離合感多端。深懷一飯意,月出猶盤桓。
周南風俗漢衣冠,五色云中憶駐鑾。瓔珞檜高藏白獸,蕊珠花發降文鸞。河通織女機絲濕,雨歇巫娥翠黛寒。滿地吳山誰灑淚,一江春水獨憑闌。
云滿前山欲蔽天,林光嶺色競芊芊。幽巖綠染苔中石,陰壑蒼流草上泉。欲望芳菲迷處所,長依黯淡作周旋。臨階點點傷心滴,盡日愁人眼共穿。
秋高夜鐸冷空庭,草木猶疑戰鐵腥。地下九哥今悔不,六陵花鳥哭冬青。
人世難行路,禪房獨掩扉。鶴飛知客至,雨歇見龍歸。天地干戈滿,江湖故舊稀。愧非韓刺史,臨別更留衣。
中宵不能寐,卷幔起彷徨。鈴定風無語,菊搖霜有香。撲螢星在手,望月雪沾裳。坐愛清秋夜,還衾句滿囊。
芳村疏雨送微涼,倚杖村南看插秧。真趣滿腔誰與語,起呼尊酒酹柴桑。
莫言故我非今我,只恐前身異后身。自是壺丘生不定,丹青雖妙若為真。
旅館陽回雪乍晴,梅花吹角暮云平。羹調上相長楊殿,酒出元戎細柳營。鹓鷺三千隨玉陛,熊羆十萬衛金城。酬知何限干將色,夜夜雙龍匣底鳴。
湖上晴煙積雪春,柳條湖水接芳新。林鶯恰恰稀逢侶,岸日暉暉低向人。汀芷渚蘭暄自碧,浴鳧飛鷺晚相親。弄移白日思漁舸,嘯倚青云愧此身。
龍岡居士本知音,參透淵明得趣心。暫借桐君休吝惜,玉泉習氣未忘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