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挽監簿李公
誰將偽學涴忠良,滿眼脂韋時樣粧。
敢斥弘羊蘇歲旱,始驚鳴鳳見朝陽。
生前運蹇官三品,死后流傳紙一張。
前輩遺風今寂寞,狂歌聊復吊清湘。
誰將偽學涴忠良,滿眼脂韋時樣粧。
敢斥弘羊蘇歲旱,始驚鳴鳳見朝陽。
生前運蹇官三品,死后流傳紙一張。
前輩遺風今寂寞,狂歌聊復吊清湘。
是誰用偽學玷污忠良之士,滿眼都是那些圓滑阿諛、迎合時尚之人。李公敢于斥責像桑弘羊那樣的奸臣來拯救時弊,才讓人驚訝地看到如鳴鳳般的賢才出現在盛世。他生前命運坎坷,只做到三品官職,死后卻只留下一張記錄事跡的紙。前輩的遺風如今已寂寞無聞,我只能狂放地高歌來憑吊李公。
偽學:這里指被視為不正當的學說,可能是當時被政治斗爭利用來打壓異己的借口。
涴(wò):污染。
脂韋:比喻阿諛圓滑。
弘羊:即桑弘羊,漢武帝時的理財家,這里借指那些不顧百姓、只知斂財的奸臣。
運蹇(jiǎn):命運不好,艱難困苦。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社會存在政治斗爭,有所謂“偽學”之說被用來打壓正直之士。詩人目睹像李公這樣的忠良被污蔑,命運坎坷,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李公,批判當時不良的社會風氣。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詩人的正義感。
竹深門閉亂藤垂,隱幾觀書欲倦時。長嘯不知風起處,槐花吹落戲鵝池。
鬣鬣霜毫抺綠煙,等閑畫破碧云箋。半真不草長空外,欲斷仍連落照邊。體妙自殊沙上跡,勢高寧似酒中顛。恨無楮素如天闊,寫出黃庭與世傳。
漳川螺浦共家鄉,醉墨題詩尚掛墻。天末異時懷李白,風流誰復數真長。那知此日長江簿,即是昔時江夏黃。鵬背知橫幾千里,棘間何地可回翔。
十年京國夢中心,到此春光滿上林。莫為鶯花漫留戀,麥黃蠶老候歸音。
菖蒲節序芰荷時,翠羽衣裳白玉肌。暗折花房須日暮,遙將香氣報人知。半開微吐長懷寶,欲說還休竟俛眉。樹脆枝柔惟葉健,不消更畫只消詩。
有天斯有地,有君斯有臣。君臣亦天合,誰云屬之人。君者臣之親,臣則君之鄰。微蟲有蜂蟻,而人豈無倫。不見唐虞世,五人作同寅。不見文武時,二公為經綸。如何衰季世,頹風竟難淳。全軀保妻子,臨危誰致身。
宿昔原多露,深哀恐未須。獨憐秋稍稍,誰伴影疏疏。暝色佳能遠,高情解已殊。故人眼明處,休更日逃虛。海國森森氣,誰家楚楚春。還移波浪色,曾倚去來人。奠玉芻成束,刳心節自分。如何天不見,蟠屈十年身。
少華山前柳脫綿,柳陰深處著飛鞭。綠林豪杰如相問,馬上行人是魯連。
可笑是林泉,數里少人煙。云從巖嶂起,瀑布水潺潺。猿啼唱道曲,虎嘯出人間。松風清颯颯,鳥語聲關關。獨步繞石澗,孤陟上峰巒。時坐盤陀石,偃仰攀蘿沿。遙望城隍處,惟聞鬧喧喧。
飛殿虛無倚戟峰,夢回曲澗忽鳴鐘。窗呼六面幽光入,云界中流翠影重。急電雙螭翻石壁,素秋一劍削芙蓉。興來頓覺探奇好,舉眼能令萬事慵。
六旬馀父身長健,九十重親發不華。高堂無人供滫瀡,如何游子不思家。淮陰母家田未買,汾曲先廬屋已斜。人生墓宅頗關念,如何游子不思家。婦挼草汁浴蠶子,婢炙松明治枲麻。東阡西陌要耕麥,如何游子不思家。兒多廢學自澆花,女近事人今抱牙。兒女長成憂失教,如何游子不思家。荷凈軒前水浮鴨,翠眉亭下柳藏鴉。亦要丁寧春照管,如何游子不思家。
蚤歲相知筆硯同,中年岐路各西東。青云愧我身先達,白首憐君志未終。蕙帳徒懸秋月冷,酒杯應向夜臺空。臨風無限凄涼思,腸斷荒煙落日中。
侵星曉發渡淮河,落葉迎霜拂馬過。遠山殘燒明如月,曠野浮煙涌似波。潘岳正傷年鬢改,楊朱堪嘆路岐多。勞勞半世成何事,欲向巖棲制薜蘿。
南歸紫誥喜新頒,送別都門擁大官。鸞紙分題殊浩瀚,羽觴行酒任飛翻。呂梁浪穩仙舟度,京口風清客思閒。想到秣陵瞻北極,便應咫尺見天顏。
自作西川客,何曾浪出游。幸承恩命及,不計路程脩。鶴唳山村曉,林空木葉秋。眉山文焰在,燁燁倚云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