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判府陳秘丞 其二
向來一榻下南州,此事無傳閱幾秋。
顧我風流非孺子,乃今天幸事王侯。
頹波甚矣誰能返,砥柱巋然好鎮浮。
喚起東湖風月夢,請為榱桷備兼收。
向來一榻下南州,此事無傳閱幾秋。
顧我風流非孺子,乃今天幸事王侯。
頹波甚矣誰能返,砥柱巋然好鎮浮。
喚起東湖風月夢,請為榱桷備兼收。
過去曾在南州安穩安歇,這件事沒流傳出去已過了好幾個春秋。我并非有風流名聲的孺子,如今有幸能侍奉王侯。世道衰頹到這般地步誰能挽回,您卻如中流砥柱巋然屹立能鎮住這浮世。喚起我對東湖風月的舊夢,希望您能像建房選材一樣將我一并收留。
向來:過去,以往。
一榻下南州:可能化用典故,有安臥、隱居等相關寓意。
孺子:這里可能指有風流名聲或特定身份的年輕人。
王侯:指判府陳秘丞。
頹波:比喻世道衰頹。
砥柱:比喻能擔當重任、支撐危局的人。
榱桷(cuī jué):椽子,這里比喻選材任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一種不穩定或衰頹的狀態。詩人可能處于渴望得到賞識和任用的階段,而陳秘丞在當地有一定的地位和影響力,詩人希望能得到他的幫助和提拔。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陳秘丞并表達自己被任用的愿望。其突出特點是善用比喻和典故,含蓄地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尋求機遇的心態和社交方式。
西去當三月,南詢是幾程?經將千卷去,像以眾香成。翻壁中流緊,摩天疊峭橫。往來經險道,何止百馀城。
見說新人好,君心豈舊歡。離愁隨月滿,信誓近秋寒。縑素寧堪問,苕華半已殘。妝成郎未起,寂寞鏡中看。
與爾周旋三十秋,子堂父搆付東流。紛紛一似亡林鹿,何處人間營菟裘。
偶向燈前制錦鞋,半窗梅影下瑤階。良宵不厭熏香坐,為聽蕭郎讀紫釵。
恥見橫人欺楚約,忍聞稚子勸君行。
萬木總柔翠,況復新晴時。日色照欲動,山氣斂還遲。望之如何攬,舉袂隨風吹。
金陵雖暫住,不比在他鄉。北望京華近,西流蜀水長。佳兒娛旦暮,諸弟共文章。港下多商舶,來書寄數行。
旅邸魂驚月在床,昨宵夢里見黃香。廢城衰柳空殘雪,哭斷斜陽過大梁。
冰消水面波光動,日暖樹梢花意歸。世上繁華隨日好,卻應春淺勝芳菲。
自挈青尊好,深杯夜問天。海濤奔足下,山影入燈前。話舊寒更漏,披衣散暮煙。十千吾亦飲,拙性有誰憐。
妾年初二八,兩度嫁狂夫。薄命今猶在,堅貞掃地無。
秋月如有心,林間忽招尋。清輝不忍去,徘徊松桂深。我當角宿藏,對之彈素琴。洋洋五弦動,高樹翻寒禽。曲散碧空杳,千巖流水音。
繞籬黃蝶閉關時,兒掃溪房爇柏脂。窮日一餐仍筍蕨,居然僧味欠披緇。
生涯如水又今宵,爆竹聲中坐寂寥。草草杯盤庭院舊,茫茫江海弟兄遙。眼看月瘦人三地,愁共詩添酒一瓢。醉去老梅應識我,兀然相對夜蕭蕭。
年饒谷擁困群耕,盜賊多從此輩生。料得欲偷偷既得,從今改惡不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