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洪提舉送平齋集
平齋大全集,千古播幽芳。
騷雅杜陵老,雄深馬子長。
天能留稷契,世可致虞唐。
樂府尤清麗,難回鐵石腸。
平齋大全集,千古播幽芳。
騷雅杜陵老,雄深馬子長。
天能留稷契,世可致虞唐。
樂府尤清麗,難回鐵石腸。
平齋的大全集,千古以來都散發著清幽的芬芳。其文風有杜甫那樣的騷雅,又有司馬遷那樣的雄渾深沉。上天若能留下像稷、契一樣的賢才,世間就能達到虞唐那樣的盛世。集中的樂府詩尤其清新秀麗,連鐵石心腸的人也難以不為之動容。
平齋:指平齋的作者。
播幽芳:散發清幽的芬芳,比喻作品流傳且有美名。
騷雅杜陵老:“騷雅”指詩歌風格高雅,“杜陵老”指杜甫。
馬子長:司馬遷,字子長。
稷契:稷和契,都是舜帝時的賢臣。
虞唐:指虞舜和唐堯的時代,是古代傳說中的太平盛世。
樂府:本指古代音樂官署,后指可以入樂的詩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可能社會需要賢才來治理,詩人讀到平齋的作品,認為其有很高價值,且體現出賢才的特質,故而寫詩表達贊賞與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平齋的作品,突出其文風高雅、雄渾。詩中借古喻今,展現了詩人對賢才的渴望和對太平盛世的向往,在文學上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情感。
翠影黏天綠滿枝,落花風里雨絲絲。人間別有傷心境,不但香消酒醒時。
三山東畔是君家,縹緲孤云久望賒。今喜承恩遂歸省,錦袍宮釀壽萱花。
憶昔趍庭講誦初,慨然不復向迷途。只今回首還思省,力學工夫尚爾疏。千載傳心百世師,周程授受想當時。乾坤萬古春風在,空向篷窗事仰思。生平不見李延平,俛首孳孳亦謾生。每誦斯言多感慨,區區辛苦竟何成。擁彗摳衣志未酬,哲人已矣更何求。微言尚省蒙私淑,愿得終身事遠游。圣門道大若天然,小智區區見自偏。謾抱遺編時自惜,光陰去矣又中年。
駑拙謬承乏,巡游至茲邦。登危始出幽,歷覽見長江。不與夷曠會,焉得壯心降?力小而任重,民憂正紛龐。斯須舉隱慝,頹俗何由扛?初下豐水船,爽氣夕浮窗。柔櫓奏長風,中流鳴鶴雙。景晏川色凈,巖際縣漁矼。行止欽圣則,胡能守株椿?
出得城來事事幽,涉湘半濟值漁舟。也知漁父趁魚急,翻著春衫不裹頭。
上邪。我欲與君同心,樂以不可禁。相思紹繚,讒言罔極,大駕六龍處天側。日月出入滄海中,妒人之子難為工。
故人丘壟望中孤,古木荒村舊路紆。野奠有懷空酹酒,交游無興更攜壺。人間流落文章在,夢里依稀涕淚枯。此日九原如可作,問君曾記玉樓無。
一官歲晚尚驅馳,骨肉遙應怨別離。衰世功名何足貴?暮年風節正須持。凌人劫運今還盛,報國忠心老未衰。奏凱還家歸路好,綵幡春勝簇前旗。
能詩能畫唐明府,置子清泉白石間。秋色半林黃葉老,野心一片白云閑。王維自愛欹湖道,李渤元居少室山。幾處溪山莫歸醉,扁舟留在月中還。
新月重圓雪正消,絳桃銀樹巧相邀。留歡卻惜雞籌蚤,入暖偏宜鳳管調。蠟燭似傳寒食節,綵燈元是落花朝。朱英艷蕊同無恙,報取春光百二宵。
野色空青帶薄嵐,水光深黑入洄潭。望到中都三百里,好山不斷似江南。
臘盡冰消未見時,春風應入近南枝。懸知老樹開花早,苦恨幽人得句遲。
石不漱石竇,鏗旂下如乳。板屋有居人,終年聽風雨。
忠臣憂國總忘家,誰肯留連歲月賒。況是明君正延佇,回軒莫待雪飛花。
湖山況秀可飛仙,風月空明做個天。江上潮來驚鶴夢,云中花落亂茶煙。固知生死為虛誕,長覺乾坤屬古賢。新雁一聲嘎然止,懶回龍伯國人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