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立齋先生十首以有官居鼎鼐無宅起樓臺為韻 其六
薰蕕不同性,涇渭不同趨。
由來區以別,那使強合污。
老聃守道德,韓非事刑誅。
二人共一傳,能信千古無。
薰蕕不同性,涇渭不同趨。
由來區以別,那使強合污。
老聃守道德,韓非事刑誅。
二人共一傳,能信千古無。
香草和臭草本性不同,涇水和渭水流向不同。向來都是區別開來的,怎能讓它們強行同流合污。老子堅守道德,韓非主張刑殺。二人被寫在同一篇傳記里,難道真能相信千古以來沒有類似情況嗎?
薰蕕:薰指香草,蕕指臭草。
涇渭:指涇水和渭水,常用來比喻清濁不同。
老聃:即老子,道家學派創始人,主張道德。
韓非:法家代表人物,主張以刑法治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是非不分、善惡混淆的現象,詩人借此表達自己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是強調事物的本質差異,反對強行混淆。特點是善用對比,以形象事例說理。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事理的深刻洞察和獨特表達。
虎嘯云巖下,風生林嶺隅。須防威可假,慎勿逐城狐。
一言相契即住,笑面花開玉樹。諸方恁么點頭,瑞巖刬地惡辣。咦,拳頭無私絕后看,瞿曇頂上活鱍鱍。
浮瓜沉李,雨過晚風初。茉莉花香逗碧幮。試茶細啜曼生壺。毫濡。恰稱寫、賞夏迎涼話茗新圖。
騰空布柔云,蕩日溢繁吹。素雪千里來,飄揚九衢內。積陰改玄節,新陽獻青歲。永辭寒卉寂,甘并春華媚。繽紛散廣陌,皛耀敞塵界。既隨游霰集,復與流飆會。臨牖玩靡足,陟檻望逾邁。參差百甍接,崒屼層臺對。佳人御欞軒,上客倚飛蓋。旖旎結華纓,離縱飄素帶。郢中有希倡,陽阿豈恒態。君胡慕高臥,沉冥獨無類。
風景昭臺分外清,眼前寵辱未須驚。阿嬌傾國今安在,金屋無人空月明。
眾水連滄海,三江失故流。濤聲時警夢,酒力未降愁。星影隨波動,煙光著水浮。天隨真得計,入手舊扁舟。
冬青葉上雨瀟瀟,虛館山寒坐寂寥。還說南村收穫去,可能留客待明朝。
雪蕻羊羔白,菘芽栗肉黃。為誰端有此,正爾未能忘。覺后心無慍,修來面有光。道人參妙趣,一炷石爐香。
林梢曙色映朝霞,沙凈春堤步落花。負郭有田清世業,高居無事野人家。檐空剩插清明柳,山近先烹谷雨茶。不是青春壯游處,暫隨歌舞樂年華。
商飆又拂鬢蓬來,林薄蕭寥起百哀。異地得朋聊可醉,殘年能賦本非才。中原羹沸民誰主?曠野弦歌俗且猜。有弟故山方佇立,烽煙南望首頻回。
后圃鏡如圓,前圃方如席。戴畚忘饑劬,擳發免涂澤。樹株工安排,雁鶩行比立。從宦未幾時,高柯隱長戟。物在乃人亡,食甘惟種核。薤露何易晞,春風總無色。
窮冬憺陰晦,海氣交冱寒。我無絳蠟炬,斗帳圍紅鸞。樵人割松脂,焚著青煙團。瓊人輕沈檀,嗅此如茝蘭。覆瓦炷其煙,收煤有一槃。我聞龍香劑,乃出松火殘。恨無和膠法,棄置殊可嘆。良材貴有遇,太息坐更闌。
肆威矜逐逐,索黨恣狺狺。盜蹠真知道,馀財欲污人。
宦涂欲海久沉冥,自念虛為一世人。不向精微窮性理,多于蹇淺敝精神。休論今古無窮事,且乞江湖自在身。富貴功名付兒輩,一丘一壑任吾真。
深山巖崖問,石頭大小答。崖崩石迸裂,虛空鬧聒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