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鄧州崔長史
出山車騎次諸侯,坐領圖書見督郵。
繞郭桑麻通淅口,
聞說元規偏愛月,知君長得伴登樓。
出山車騎次諸侯,坐領圖書見督郵。
繞郭桑麻通淅口,
聞說元規偏愛月,知君長得伴登樓。
您出山赴任,車騎隨從堪比諸侯排場,坐鎮處理文書會見督郵。環繞城郭的桑麻一直延伸到淅口。聽說庾元規偏愛月色,我知道您能常伴上司登樓賞月。
次諸侯:與諸侯的車騎儀仗相當。
坐領:坐鎮處理。圖書:指文書、公務。督郵:漢代各郡的重要屬吏,代表太守督察縣鄉,宣達政令兼司法等。
郭:外城。淅口:地名。
元規:指庾亮,字元規,東晉時期名臣、將領,他喜愛月夜登南樓。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推測可能是崔長史前往鄧州赴任,詩人為其送行時所作,表達對友人新任職的期許和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崔長史赴鄧州任職,突出崔長史赴任時的氣派和當地的景象,通過用典增添詩意。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但展現了當時送別詩的一種風格。
偶登眺。憑小闌、艷陽時節,乍晴天氣,是處閑花芳草。遙山萬疊云散,漲海千里,潮平波浩渺。煙村院落,是誰家綠樹,數聲啼鳥。
旅情悄。遠信沈沈,離魂杳杳。對景傷懷,度日無言誰表。惆悵舊歡何處,后約難憑,看看春又老。盈盈淚眼,望仙鄉,隱隱斷霞殘照。
凍云深,淑氣淺,寒欺綠野。輕雪伴、早梅飄謝。
艷陽天,正明媚,卻成瀟灑。玉人歌,畫樓酒,對此景、驟增高價。
賣花巷陌,放燈臺榭。好時節、怎生輕舍。
賴和風,蕩霽藹,廓清良夜。玉塵鋪,桂華滿,素光里、更堪游冶。
春色將闌,鶯聲漸老。紅英落盡青梅小。
畫堂人靜雨蒙蒙,屏山半掩馀香裊。
密約沈沈,離情杳杳。菱花塵滿慵將照。
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黯淡連芳草。
含羞整翠鬟,得意頻相顧。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鶯語。
嬌云容易飛,夢斷知何處。
深院鎖黃昏,陣陣芭蕉雨。
木葉輕飛,乍雨歇亭皋,簾卷秋光。欄隈砌角,綻拒霜幾處,蓓深淺紅芳。應恨開時晚,伴翠菊、風前并香。曉來寒露,嫩臉低凝,似帶啼妝。
堪傷。記得佳人,當時怨別,盈腮淚粉行行。而今最苦,奈千里身心,兩處凄涼。感物成消黯,念舊歡、空勞寸腸。
月斜殘漏,夢斷孤幃,一枕思量。
長安紫陌春歸早。亸垂楊、染芳草。
被啼鶯語燕催清曉。正好夢、頻驚覺。
當此際、青樓臨大道。幽會處、兩情多少。
莫惜明珠百琲,占取長年少。
帝里。閑居小曲深坊,庭院沈沈朱戶閉。
新霽。畏景天氣。薰風簾幕無人,永晝厭厭如度歲。
愁悴。枕簟微涼,睡久輾轉慵起。
硯席塵生,新詩小闋,等閑都盡廢。
這些兒、寂寞情懷,何事新來常恁地。
近來憔悴人驚怪。為別后、相思煞。我前生、負你愁煩債。便苦恁難開解。
良夜永、牽情無計奈。錦被里、馀香猶在。怎得依前燈下,恣意憐嬌態。
望處雨收云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遣情傷。故人何在,煙水茫茫。
難忘。文期酒會,幾孤風月,屢變星霜。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黯相望。斷鴻聲里,立盡斜陽。
十二層樓春色早。三殿笙歌,九陌風光好。堤柳岸花連復道。玉梯相對開蓬島。
鶯囀喬林魚在藻。太液微波,綠斗王孫草。南闕萬人瞻羽葆。后天祝圣天難老。
關河愁思望處滿。漸素秋向晚。雁過南云,行人回淚眼。
雙鸞衾裯悔展。夜又永、枕孤人遠。夢未成歸,梅花聞塞管。
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
九班麟穩破非煙。何處按云軒。
昨夜麻姑陪宴。又話蓬萊清淺。
幾回山腳弄云濤。仿佛見金鰲。
清明天氣。永日愁如醉。臺榭綠陰濃,薰風細。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恰是逍遙際。單夾衣裳,半櫳軟玉肌體。
石榴美艷,一撮紅綃比。窗外數修篁,寒相倚。有個關心處,難相見、空凝睇。行坐深閨里。懶更妝梳,自知新來憔悴。
江風漸老,汀蕙半凋,滿目敗紅衰翠。楚客登臨,正是暮秋天氣。引疏砧、斷續殘陽里。對晚景、傷懷念遠,新愁舊恨相繼。
脈脈人千里。念兩處風情,萬重煙水。雨歇天高,望斷翠峰十二。盡無言、誰會憑高意。縱寫得、離腸萬種,奈歸云誰寄。
青梅煮酒斗時新。天氣欲殘春。
東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
回繡袂,展香茵。敘情親。
此情拼作,千尺游絲,惹住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