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山
寺因先幻有,仙跡本虞君。
渡口幾點屋,山腰一抹云。
長江浮地軸,孤塔煥天文。
欲問秦皇事,高崖迥不聞。
寺因先幻有,仙跡本虞君。
渡口幾點屋,山腰一抹云。
長江浮地軸,孤塔煥天文。
欲問秦皇事,高崖迥不聞。
寺廟因為先前的幻念而存在,仙人的遺跡本屬于虞君。渡口有幾間房屋,山腰飄著一抹白云。長江仿佛浮起了大地的軸心,孤塔閃耀著如天文般的光彩。想要詢問秦始皇的事跡,高聳的山崖遠遠地沒有回應。
幻有:佛教語,指一切事物由因緣和合而成,虛幻不實卻又宛然存在。
虞君:傳說中的仙人。
地軸:古代傳說中大地的軸。
煥天文:閃耀著如天文般的光彩。
迥:遠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考證。狼山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地,詩人可能在游覽狼山時,被眼前的自然景觀和歷史傳說所觸動,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狼山景色并抒發對歷史的感慨。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將自然景觀與歷史傳說相融合。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景色的細膩描繪和對歷史的思考。
梁苑瑤池醉夢闌,忽隨北客度燕山。馬頭點綴飛才密,日腳微明意尚慳。疏布久拋南海上,貂裘初襲兩河間。好留幕府陪樽俎,剛被行人不放閑。
名士天生磊落才,只耽痛飲罄樽罍。誰傳一味解酲法,歌斷離騷眼自開。
扁舟載兒女,何處是吾家?楚客愁千斛,江天秋一涯。地偏聊可避,計拙未為差。枯樹門前倚,沈吟待暮鴉。世人良自淺,非爾獨能深。老意趨枯淡,孤蹤近郁沈。方成隔江望,一縱倚樓心。對面誰相識,棲棲未易尋。
世事紛如弈,愁心亂似云。此生誰道不逢辰。略比前賢出處感辛勤。潭水還成詠,江流直到門。懸知荀令罷香熏。也共劉郎垂老賞奇文。
不見高人王右丞,藍田丘壑漫寒藤。最傳秀句寰區滿,未絕風流相國能。
游人拾翠不知遠。被子規呼轉。紅樓倒影背斜陽,墜幾聲弦管。荼香透,海棠紅淺。恰平分春半。花前一笑不須慳,待花飛休怨。
自廣直邕分十郡,綿龔引象列三江。水歸東海流無盡,山拱西祠勢若降。
鐵柱遺蹤尚儼然,五陵后必出群仙。當時諶姆說甚么,四十二人都上天。
無術移常熟,虛聞罪合肥。詞臣私激烈,國是苦乖違。議禮書終上,論兵士稍歸。雖云謀不用,正色自崔巍。病廢卒難起,平生意遂沉。函書驅左腕,興學折深心。伯道天何在,翁卿政可尋。死灰為君滅,郁郁涕盈襟。
祓禊人歸,小園已變青蕪地。片紅欲寄。誰識閑坊里。唯有流鶯,宛轉知人意。臨分際。為沾衫袂。啼濕風前淚。
先帝貴妃今寂寞,荔枝還復入長安。炎方每續朱櫻獻,玉座應悲白露團。
春到衡門病滯蘇。力強猶可駕柴車。少年狂望一時無。清坐不堪肌起粟,高談還喜唾成珠。紅裙癡笑雪如須。
屯云連島嶼,漏日射波瀾。不覺天風勁,空憐海水寒。乞歸翻遠逝,稱老得游觀。鳥獸同群者,移情可是難?殉道乘桴外,收身把釣邊。波濤真隔世,煙霧欲迷天。一粟寧輕重,千帆孰后先?麻姑無恙在,呼取話桑田。海與風俱碎,天為水所吞。重圍從蕩決,萬象各崩奔。白日俄無色,群山僅自存。窗間數高浪,奇絕度黃昏。
碧眼空空照九州,阮公不是我同流。劃然長嘯誰聽得,獨有蘇門山點頭。
憶過瀘戎摘荔枝,青峰隱映石逶迤。京中舊見無顏色,紅顆酸甜只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