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別浦禪師塔
諸老凋零盡,江湖轉憶君。
人經(jīng)十年換,寺革一番焚。
庭冷池來月,山空塔裹云。
惟應有游衲,時到炷爐薰。
諸老凋零盡,江湖轉憶君。
人經(jīng)十年換,寺革一番焚。
庭冷池來月,山空塔裹云。
惟應有游衲,時到炷爐薰。
各位前輩都已離世,浪跡江湖時越發(fā)想念您。十年過去人事更迭,寺廟也經(jīng)歷了一場焚燒。庭院清冷,月光灑在池上,山巒空寂,塔被云霧環(huán)繞。只有那些云游的僧人,不時來此焚香。
諸老:各位前輩。
革:變革,這里指遭受變故。
游衲:云游的僧人。衲,僧衣,代指僧人。
炷爐薰:焚香。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可能是多位前輩離世,寺廟也遭遇變故,詩人在這樣的情境下,觸景生情,懷念浦禪師而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浦禪師的懷念和對世事變遷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空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xiàn)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之子頗好道,難忘是世心。勸歸江上穩(wěn),偏向楚中尋。失路疑南北,乘風竟陸沉。普施應有作,休負白頭吟。
積水東來溯極天,杯浮三萬覓單傳。等閒三昧都游戲,未識齊州九點煙。
遼竭幽燕去遠征,那堪送別在燕城。居庸風色盧溝月,并作離亭一夜情。
圣人予奪嚴書法,曾托春秋二百年。世道久嗟鳴鳳后,王綱深著獲麟先。閉門纂述無虛日,直筆光華動燭天。還憶低頭拜東野,紫陽山色落窗前。
四海俱疲敝,中原且力支。路難惟蹭蹬,心苦有棲遲。草澤龍初斗,天山矢更遺。無由濟社稷,哽咽送年衰。
百年歲月愁中過。無奈攤書臥。誰知入夢更傷心。幾度夢回鉛淚濕重衾。閑將往事重追憶。哀樂殊今昔。勞生栗陸未曾休。可信萱蘇能釋我煩憂。
松梢盤拿出巖壑,一夕山風吹子落。幾回度澗聽松聲,橫枝忽見飛來鵲。翠衿紅觜一何奇,誤疑青鳥降瑤池。根深茯苓不易斸,王母羽蓋今何之。宣和宮中跡如掃,胡沙漠漢天地老。莫向松間占鵲聲,五國城荒長芳草。
素艷幽芳不著塵,卷中清淡本傳神。倚門記得天涯淚,難免花前更拭巾。
玉樓十二已天傾,苦向秋潭趁月明。差幸衰殘能袖手,誰知致寇是心兵。
冷艷霜苞向日舒,移將小檻近階除。應知海外冬無雪,留與寒儒夜映書。
元日狂歌倒竹樽,東風昨夜到柴門。生逢盛世憂何事,家在青山道自尊。殘雪疏林開舊色,白沙細浪長新痕。春來漫有滄洲興,文?銀鶿滿釣?。
倫輩寧狂者,詩篇好問之。千秋何爾態(tài),萬象豈余私。左袒青云奪,中原白日垂。可關兒女計,嚄唶受人悲。
五湖小寇如饑禽,一疏輕搖朝野心。但使使君能信賞,何愁豎子不成擒。
輪車電線利誰收,中土冠裳類沐猴。秦火欲燃先逐鹿,楚人多詐竟牽牛。效顰那覺東施丑,濫食空貽南郭羞。寄語諸君須努力,濁流深恐禍清流。
邦人送我說殷勤,自愧初無德及民。若更躊躇不歸去,猿驚鶴怨亦愁人。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