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晚先生送自贊太上感應篇帙首御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八字輔以佑圣像一軸兩詩見意云 其二
稽首玄真像,當年助我軍。
龜蛇裨圣武,龍鳳煥奎文。
劍聳燒空焰,旗翻渡海云。
上公傳琬琰,分惠感慇懃。
稽首玄真像,當年助我軍。
龜蛇裨圣武,龍鳳煥奎文。
劍聳燒空焰,旗翻渡海云。
上公傳琬琰,分惠感慇懃。
我恭敬地向玄真神像行禮,當年它曾助力我軍。龜蛇之形輔助彰顯圣武,龍鳳之姿輝映著御題的文字。寶劍如燃燒天空的火焰般聳立,旗幟似渡海的云朵般翻卷。上公傳下這珍貴的碑刻,分贈于我,我感激他的殷勤厚意。
稽首:古代的一種跪拜禮,叩頭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玄真像:指佑圣像,即玄天上帝的神像。
龜蛇:玄天上帝的形象常伴有龜蛇,是其象征。
裨:輔助。
圣武:指帝王的武德。
奎文:指皇帝的御書。
上公:對地位尊崇的人的尊稱。
琬琰:原指美玉,這里指代碑刻等珍貴之物。
慇懃:同“殷勤”,熱情周到。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內(nèi)容推測,可能是當時軍事活動取得一定勝利,皇帝御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八字并輔以佑圣像,上公將相關碑刻等分贈給詩人,詩人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軍事活動較為頻繁的時期,人們對神靈護佑有一定的信仰和期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神佑和上公饋贈的感激。其突出特點是將宗教元素、軍事元素與皇家元素相結合,營造出莊重神圣的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信仰和文化氛圍。
行年三十九,病腦劇中乾。
目界空花眩,脾倉宿滓寒。
未燈攲夕枕,欲食進朝丸。
惟有披書樂,依稀及士安。
老去紅灰酒甕前,
向來青草瘴江邊。
卜居自為溪山好,
不是區(qū)區(qū)為買田。
里巷歡呼爭爆竹,
田廬圍坐亦然萁。
寒更不覺雞三唱,
可惜心情不賦詩。
峨峨東岳高,秀極沖青天。
巖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復非匠,云構發(fā)自然。
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
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
榨就真珠味,瀉向玻瓈內(nèi)。勸花花只苦推辭,醉。醉。醉。靨淺潮生,杯濃暈重,惱郎多事。
滿院春深閉,六幅簾垂地。抱花花又苦推辭,睡。睡。睡。嬌極難勝,困酣難醒,笑郎無謂。
瑞雪收殘臘,和風報早春。祝堯千萬壽,常與歲俱新。
溥博參洪造,希夷法自然。鴻名稱盛禮,玉冊趁新年。
俗阜登臺樂,農(nóng)祥擊壤謠。何人知帝力,爾極聽垂髫。
青陽布治周三紀,黃屋非心正九年。圣子有為今出震,天公不宰舊乘乾。
東郊何必舞云翹,太史休勞望斗杓。欲識皇都春色動,兩宮和氣舜承堯。
斗巧花枝金剪幡,誇多菜縷玉為盤。君王剩欲娛佳節(jié),總把時新輟大官。
平林山后又看山,
知在錢塘勝槩間。
老大薄游顏獨厚,
絕無新句膾人寰。
燕雀無聲烏府幽,東風檐外彩云流。
銜枚多士機謀壯,織錦何人手段優(yōu)。
誰似長公堪避舍,我非韓子亦低頭。
六經(jīng)仁義如周道,分付諸君莫謬悠。
探手香懷,無奈是、紅墻遮隔。還偷覷、嬌兒吮乳,緋霞界雪。腰襻密圍金縷帶,領巾連綴魚文纈。罩淡羅、衫子越分明,桃花色。
花露灑,香球爇。芳汗透,冰肌貼。話三山舊事,佩纕親結。書字一緘蘇蕙錦,淚痕雙寄鄜州月。愿展為、繡被覆鴛鴦,通身熱。
一捻輕紅,恁纖細、不禁捉搦。還憶得、倒提金縷,珍珠欲滴。碧筍侵莎剛露穎,紅蓮出水才勝筆。認中間、一道蹙金梁,朱絲直。
瞞不過,芳苔跡。遮不住,湘裙隙。任桂柳雙繡,纖于黍粒。窺客蹴開珠箔線,聽歌點落雕欄漆。似藕花、風飐小蜻蜓,依人立。
南下旌旗曉日明,
廟門東畔百官迎。
亭亭繡蓋隨風轉(zhuǎn),
萬乘君王卻輦行。
深巷賣花將客喚。候逼清明,記取韶光半。玉勒城南芳草岸,少年情味天難管。
斜倚一枝嬌盼遠。沽酒他家,細雨空零亂。淚濕粉渦紅尚淺,有人樓上和春倦。
幾度尋芳穿繡陌。燕子初來,便覺寒無力。人倚玉樓成舊識,春衫也借花顏色。
不比桃夭能暖客。曲曲江邊,零落尤堪惜。煮酒香時重見憶,賣餳天氣曾吹笛。
十年三度到閩關,風急星回客未還。
漢臘總來殊越俗,屠蘇那得破愁顏!
春符競貼黃龍榜,新歷虛銜丹鳳班。
悵望故山云物改,歸心不斷歲時間。
庭院深深人悄悄,輕風斜日珠簾。金爐香燼裊余煙。一雙蝴蝶影,飛過畫欄前。
別后閒情添幾許,鏡中不似當年。東風懊惱斷腸天。拋書人正倦,無計慰春眠。
何必不必,金刀玉尺。
甜者如檗,苦者如蜜。
二十年來,無處雪屈。
江路寒仍晚,重陽候未回。
遙知新酒熟,不待菊花開。
郊北秋宜眺,村東客好來。
河流向天際,難覓一登臺。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