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陽明洞天
羈游何事復來東,豈是三生太史公。
舞鶴臺空丹蛻井,見龍壇古瑞名宮。
石帆酒甕遺秦跡,玉簡金書閟禹功。
萬壑松風秋愈壯,直將幽意問穹隆。
羈游何事復來東,豈是三生太史公。
舞鶴臺空丹蛻井,見龍壇古瑞名宮。
石帆酒甕遺秦跡,玉簡金書閟禹功。
萬壑松風秋愈壯,直將幽意問穹隆。
我在外漂泊,為何又來到東方?難道我是三生轉世的太史公嗎?舞鶴臺已空,丹蛻井依舊,見龍壇古老,陽明洞天是著名道觀。石帆、酒甕留下秦朝遺跡,玉簡金書隱藏著大禹功績。眾多山谷里松風在秋日更顯壯闊,我只想帶著幽情詢問蒼天。
羈游:在外游歷漂泊。
三生太史公:用典,這里是一種自比的說法,有感慨身世之意。
舞鶴臺、丹蛻井、見龍壇、瑞名宮:都是陽明洞天附近的古跡景觀。
石帆、酒甕:傳說中的秦代遺跡。
玉簡金書:傳說大禹治水時留下的記錄,閟(bì):隱藏。
穹隆:指蒼天。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羈游狀態,來到東方的陽明洞天,可能受到當時社會文化中對古跡探尋、歷史追思氛圍的影響,結合自身漂泊經歷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游覽陽明洞天,抒發對歷史和自然的感悟。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意境幽遠。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古跡文化的關注和獨特的情感表達。
為厭浮沉湖海夢,來傍僧舍結蓬廬。岳云千絮凝檐碧,溈水一泓映座舒。樓外諸山無捷徑,室中萬卷間梵書。回看車馬紛馳跡,袖手高吟意豁如。九洲沉陸滋蛇豕,絕脰刳腸億萬夫。文物忍看淪敵手,江山默祝復康衢。揮戈反日思良將,袒臂高呼待碩儒。寄語山林深密處,傾危大廈要君扶。
政成五月愧前賢,又向東風解畫船。卻羨樂天詩里道,皇恩曾許住三年。
海山先生達者流,謝卻尚書百不憂。都人爭惜大司馬,先生喜得逍遙游。君不見漢家貴盛稱楊氏,四業五公照青史。未央出入劍履尊,一語回天山可徙。當時氣焰何矯矯,如今寂寞安足道。華陰山下司徒墳,石馬荒涼滿秋草。海翁海翁從古然,四時之序恒推遷。未老身閒此真樂,急流勇退稱高賢。窮亦不足悲,達亦不足喜。白日入地還上天,蛟龍能潛復能起。揮手浮云且歸去,莫向人間問前路。屐齒高躋岱岳峰,釣竿閒掛扶桑樹。扶桑海岸是君家,仙人常駐五云車。為予寄訊洪厓子,早晚相期凌紫霞。
局蹐才難盡,踟躕意若何。沙寒苜蓿短,路晚蒺藜多。不復馳金市,猶思噴玉河。側身千里外,常恐歲蹉跎。
花生日。今年喜見團欒月。團欒月。煙波無際,潮平江闊。山莊小聚還須別。風光又屆清明節。清明節。綠楊踠地,柔條堪折。
洛社開春會,江船向晚移。停云天尺五,隔水月微熹。夢切飛鳧舄,懷多采葛詩。百年珍重意,何以答吹篪。
且盡杯中酒。問平生、湖海心期,更如君否。渭樹江云多少恨,離合古今非偶。更風雨、十常八九。長鋏歌彈明月墮,對蕭蕭、客鬢閑攜手。還怕折,渡頭柳。小樓夜久微涼透。倚危闌、一池倒影,半空星斗。此會明年知何處,蘋未秋風未久。漫輸與、鷺朋鷗友。已辦扁舟松江去,與鱸魚、莼菜論交舊。因念此,重回首。
煨芋噴香斟卯酒。扳蘿不怕寒崖陡。黃葉颼颼麇鹿走。君知否。夜來野燒霜枯后。林外炊煙青一綹。斜陽又轉蒼溪口。莫怪逢仙柯已朽。眈棋久。人閒殘局難丟手。雨歇輕陰苔滿地。鶯聲引入云深際。谷口回風驚飏起。芫花碎。芒鞋點點紅芳綴。滿徑山?香藹膩。杜鵑鋪錦簪螺髻。掉首行歌歌不已。腰鐮墜。枝枝不忍傷新翠。
一溪喬木陰,六月火云冷。門外有行人,寒泉思汲井。
小樓日日輕陰,花枝映得紗窗曙。恰推窗看,玉欄干外,紅香無數。櫻筍時光,秋千院落,襯他嬌嫭。只一枝怯雨,泫然卻想,故鄉也,知何處。自別西川萬里,擬消受、江南歌舞。詎料年年,每當開日,便成春暮。甚日重逢,錦城絲管,華陽士女。待化為蜀魄,枝頭喚道,不如歸去。
梅花三十本,圍以疏竹籬。入春甫十日,開遍南北枝。少年輕節物,老大復苦衰。坐見零落盡,一杯初未持。春雨路易乾,雨止即可行。梅花落無馀,蘭芽亦已生。好鳥何山來,向我飛復鳴。行矣東郊路,藉草作清明。野水如棋枰,所至各成村。炊煙出茆屋,碓聲隔柴門。樹陰同戲兒,多已長子孫。安居無暴斂,何以報國恩。春陰不成雨,正作卵色天。花開路無塵,楊柳搖輕煙。佳哉冷淘時,槐芽雜豚肩。長安墮胡虜,況說野狐泉。客路行無窮,漁唱聽不厭。濤江西限吳,云岫南入剡。蹇驢過小市,高柳擁孤店。去去望前村,鴉歸煙欲斂。蒲柳深復淡,桃李白間紅。東皇一稅駕,萬物酣春風。煙村在何許,小屏團扇中。一笑喚稚子,相扶上短篷。
物在人亡無見期,冷猿秋雁不勝悲。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未易衰。
禪榻聽經處,思君獨倚闌。潮平池響細,風攪葉聲乾。蝶寢余勞夢,鴻飛爾并翰。一帆破曉去,帶雨度江干。
坐氈無客凍鴟愁,談樹蕭然兩見秋。執戟不知身寂寞,寫書猶得罪風流。官閒無日慚軒鶴,機盡多年謝海鷗。借問殿科能免否,杜陵男子有耕疇。
楊畫遠于展,何言今在茲。依然古妝服,但感時節移。念君一朝意,遺我千載思。子亦幾時客,安能長苦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