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暢當尋嵩岳麻道士見寄
聞逐樵夫閑看棋,忽逢人世是秦時。
開云種玉嫌山淺,
煩君遠示青囊箓,愿得相從一問師。
聞逐樵夫閑看棋,忽逢人世是秦時。
開云種玉嫌山淺,
煩君遠示青囊箓,愿得相從一問師。
聽說你跟著樵夫悠閑地看仙人下棋,忽然發現人間已到了秦朝這般滄海桑田。撥開云霧種玉還嫌山太淺。麻煩你從遠方寄來青囊道箓,我愿與你一同去詢問麻道士。
酬:酬答。
嵩岳:嵩山。
麻道士:一位道士。
尋:尋訪。
見寄:寄詩給我。
開云種玉:神話傳說中楊伯雍種石得玉的故事,這里有求仙問道之意。
青囊箓:道教的符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道教盛行,文人中不乏對道教文化感興趣、追求仙道之人。詩人可能在與友人酬唱往來中,因友人尋訪麻道士并寄詩相告,從而引發了自己對仙道的向往,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仙道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用典巧妙,營造出神秘的氛圍。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詩篇,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道教文化的關注和追求。
興來出門去,一出澹忘歸。山鳥識人意,殷勤來去飛。
甑中生塵范史云,釜中生魚范萊蕪。
夕陽村落響篝車,客到蓬門犬吠嘩。掛劍相期衰草地,連床小住野人家。寒生蟋蟀燈前語,香送芙蓉露下花。珍重題襟佳句滿,茅齋四壁欲籠紗。簾外西風旅雁過,語長殘月掛庭柯。酒酸未足釣詩興,茶釅差堪敵睡魔。此會敦槃哀樂半,故人生死別離多。相逢破涕真難得,莫學王郎斫地歌。
二泉門下士,海內早知名。通家一書札,萬里各含情。
夜甕分江水,春茶煮楚云。為君澆舌本,六籍細條分。
晏齋風雨夜,門掩是深山。絕俗詩編凈,懷人書尺閑。兒孫今滿眼,雞犬久怡顏。萬籟定俱寂,高標不可攀。
北風吹劍閣,細雨過長灘。去去還鄉好,悠悠行路難。花開應有覺,草色亦無端。明到三春放,高歌且劇歡。
手折楊枝手自栽,枝枝今已出墻隈。自從雨塌墻無蔽,誰為先生守護來。
天道與性命,圣人罕其言。七十豈常士,游夏終不聞。鞠躬慕仁義,或不免饑寒。奸雄何為者,往往為世賢。倘復有真宰,無用預其間。
冰雪蕭蕭接禁城,高寒偏稱玉堂清。烏啼別院驚風色,樹影空階碎月明。吟倚青氈憐獨倦,坐燒紅燭笑頻更。夜闌已及南郊罷,忽報銅龍第四聲。
雨后春逾麗,平堤漲綠波。侵人花氣釀,刺眼麥芒多。舴艋閒蓑笠,鞦韆醉綺羅。光陰難把玩,秀句與消磨。
傳緒祖風懿,居鄉家道肥。群書了漁獵,一性自弦韋。官僅紆黃綬,時須補黑衣。空纏百身恨,遽作九原歸。落筆心猶壯,論年鬢未斑。硯捐初鑄鐵,澤失善藏山。談麈那容數,靈輀去莫攀。松阡縈望眼,衰淚可勝潸。
峰峰開石室,一一作云根。樹有飛梁勢,厓多瀑布痕。花來頻送酒,月上更開尊。謝傅風流甚,娛賓有笑言。乳多晴更滴,處處濕人衣。石氣含云冷,花光出水肥。漁樵元得性,簪組亦忘機。向夕聞笳吹,山公醉未歸。
瓶花伴,蝴蝶蜜蜂兒。壁上枯桐新結拜,案頭佳硯舊相知。回避小猧貍。
功成身退只留侯,多少英雄隱白頭。為報襄陽今日事,未應先向赤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