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歆和
崇禋已備,
粢盛聿修。
潔誠斯展,
鐘石方遒。
崇禋已備,
粢盛聿修。
潔誠斯展,
鐘石方遒。
莊重的祭祀已經準備完備,盛在祭器中的谷物也已修整好。純潔的誠心已經展現,鐘磬之音正激越奏響。
崇禋(yīn):莊重的祭祀。禋,古代祭天的一種禮儀,先燒柴升煙,再加牲體及玉帛于柴上焚燒。
粢盛(zī chéng):盛在祭器內以供祭祀的谷物。聿(yù)修:整治。
遒(qiú):強勁、激越。
郊廟歌辭是古代用于祭祀天地、祖先等典禮的樂歌。此詩是享太廟樂章,太廟是皇帝的祖廟,這首詩創作于古代皇家祭祀祖先的特定儀式背景下,目的是在祭祀時演奏,以表達對祖先的崇敬和祈求庇佑。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太廟祭祀的莊重場景,突出祭祀的嚴謹和對祖先的敬重。它是古代祭祀文化的體現,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祭祀樂歌的創作風格和文化內涵。
偶從酒肆樂天真,又見羲皇化俗淳。萬斛香浮金掌露,四時人醉洞庭春。休官最喜陶元亮,荷鍤當隨劉伯倫。晉代風流無復見,更誰傳此醉鄉神。
風雨聲中落木,茅茨深處鳴雞。過盡平湖十里,人家猶隔瀼西。
遙觀南澗水,山畔噴長虹。清響孤峰下,寒流一竅中。龍升千嶂雨,虎過滿林風。盡日西游遍,扶筇欲向東。
黑白枰中劫未央,老來何境得徜徉。采芝心怯云山遠,買藥身甘市井藏。飽吃官倉常糶米,貪看滄海漸生桑。尚馀精力多閒暇,集謗成詩欲滿囊。
先子同年友,唯馀此老存。安心得禪悅,閉戶道彌尊。
共覓清宵醉,消磨付酒籌。參差分夜月,來往促春甌。愛客宜苛令,撩人喜暗投。漫言探海屋,此飲足千秋。
洛妃留夢感陳王,巫女登臺望楚襄。千古此心今日見,也知鴛枕故應長。
曉聽爐亭瀉竹聲,老仙呵墨已詩成。春連宇宙開皇極,天與君王作太平。草木有生皆潤澤,山河無處不清明。寒蓑莫袖垂綸手,萬里長江一艇橫。飛到裘茸不肯飛,危樵孤倚暮江時。袁安家在鴻濛外,剡曲人誰汗漫期。氛祲不傳青海箭,豐年又入紫皇詩。春風吹落人間世,只有梅花圣得知。
隔溟如隔世,魚雁了無還。一枕能相對,千言俱等閒。胡詩無月窟,漢樂有陽關。異域多奇詭,君心自減刪。君祖是吾師,和君共仰之。蒼黃同履戴,旦夕各參差。故國何時返,遺風每日持。相逢在泉壤,不可是蠻夷。
歌越調,唱吳謳,南風吹過黃蘆洲。前船后船相逐起,聯聯翩翩鳥銜尾。前船相開后船喜,不用愁風更愁水。采石有酒江有魚,買魚沽酒歌嗚嗚。歌嗚嗚,擊唾壺,人間此樂曾有無。
矗矗青山帶白云,石梁雞犬數家村。江空不遣漁郎到,落盡桃花自掩門。
南祠忠定北文襄,千古青山兩瓣香。莫問前朝松柏樹,祗今何處有甘棠。
清風樓古琴三尺,玉蕊花飛酒幾缸。月窟憐君霜兔獨,金莖誇我露禽雙。白鷴浴雪來春檻,古瓦涵星送曉窗。悵望紫微池上鳳,主人才品自經邦。
掃石風生坐,披云雨濕衣。飄飄一蟬脫,獵獵兩鳧飛。伏檻觀魚樂,鉤簾待燕歸。疏鐘何處寺,出谷自依依。
三年枉作夢中人,回首閬園翠徑深。十二樓臺風更雨,可能飄到五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