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五言二首 其二
剖決時通夕,將迎或望塵。
官為賢令尹,位下郡專人。
尚欲平州欠,何曾嘆縣貧。
能容老夫否,負耒去為民。
剖決時通夕,將迎或望塵。
官為賢令尹,位下郡專人。
尚欲平州欠,何曾嘆縣貧。
能容老夫否,負耒去為民。
處理政務常常通宵達旦,迎來送往有時要到遠處去等候。您是賢能的縣令,職位卻低于郡里的官員。還想著去彌補州里的虧欠,從不曾哀嘆縣里的貧困。能不能容我這老頭子,扛著農具來做您治下的百姓呢。
剖決:處理政務,裁決事務。
通夕:通宵。
將迎:迎來送往。
望塵:在遠處望見車馬揚起的塵土,指等候迎接貴賓。
令尹:這里指縣令。
郡專人:郡里的專職官員,地位可能高于縣令。
平州欠:彌補州里的虧欠。
負耒:扛著農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詩人可能遇到了一位賢能的縣令,這位縣令工作勤勉,一心為民,詩人有感于此,寫下此詩表達對他的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賢能的縣令,突出其勤勉盡責、心系百姓的特點。它以質樸的語言展現了官員的良好形象,在文學上雖無華麗辭藻,但情感真摯,體現了對清明政治的期盼。
久語綠觥殘,重帷犯月寒。尋常杯酒事,動作歲年看。
石眼穿花瓣,霜巖碎馬肝。靜思膏火理,一倍使心安。
去去北山殘,寒灰決定寒。隨他花錦爛,只作水云看。
空月舒顏面,閒窗語肺肝。新居頻料理,最喜竹平安。
又見荷開滿故園,
夙紅昨紫儼然存。
畫梁飛燕前身趙,
曲檻歌鶯阿姊樊。
家住羅山第幾曲,百年松枝大如轂。
老鶴歸巢即友朋,連林積雪皆珠玉。
小爐無炭冷風侵,好是西窗對紅旭。
新詩裁成無人和,落落梅花香滿屋。
直以劫父故,蒙他賣友名。
閒將誅呂論,非勃亦非平。
堅守太原城者,涿州曾識其人。
此身誓與此城存。今日傅耶坐鎮。
恨不血涂綏遠,肯隨它去臨汾。
吾言如是告倭聞。寶鼎從今敢問。
蹇蹇王臣昔著聞,
立朝正色欲超群。
平生心事何能了?
留得西湖一片云。
雪灑寒林不斷風,偏吟哀笛戍樓東。
蘭橈春泛無歸計,紙帳宵懸有夢通。
芳草多情茍令寂,舊山無主藐孤空。
縱教驛使來天外,鐵干香消類轉蓬。
維詩與書,發天明命。
長善成仁,達理衛性。
道在莫離,事成日用。
豈必男子,女子是共。
勿謂華辭,斯道之盛。
興至名篇,溫和以正。
每道別離今果離,是誰歡喜是誰悲。共將心事常相憶,記我丁寧四首詩。
兩共幽圜霜雪寒,而今離別要相歡。愿君分袂毅然去,莫向鐵門回首看。
二載相逢一旦離,徘徊孰令我心悲。此時此地真難得,說與兒孫世講之。
棱棱畫屧墻,窄窄湘裙衩。
一寸秋波不耐嬌,彈淚鞦韆下。
錦字十三行,半摺箋新砑。
鸚鵡無情也解愁,學說相思話。
山中岑郁倍懷人,
況是春來陰雨頻。
到得小晴堪細履,
又嗟落莫與誰親。
風流誰似大馮君,
猶念寒氈鄭廣文。
今夕淮南還賦別,
桑乾歸雁幾時聞。
日映紅蒸香霧。滿架芳姿嬌護。
荏苒卻柔枝,蝶舞空沾新露。
新露。新露,綽約更憐春暮。
名勝東南數會稽,宦途應不憚驅馳。
地當山水俱佳處,人到功名始遂時。
公事簡宜頻對酒,客懷閒更好哦詩。
親交誼重君恩渥,北望懸知有所思。
客有嘆于南宋,排金無敢言兵。
吳山立馬氣縱橫。所以不亡者命。
何似艱危今日,頑倭犯我無名。
亦惟抗戰自更生。孰主議和曰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