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歲
遍行海角與天涯,煙閣云臺不似家。
無肉并無子猷竹,失侯不失邵平瓜。
難藏白發惟菱照,晚悟朱榮若槿花。
慙愧孫曾來賀歲,勸翁椒酒各斟些。
遍行海角與天涯,煙閣云臺不似家。
無肉并無子猷竹,失侯不失邵平瓜。
難藏白發惟菱照,晚悟朱榮若槿花。
慙愧孫曾來賀歲,勸翁椒酒各斟些。
我走遍海角天涯,可那象征功名的煙閣云臺也比不上家的溫暖。我既沒有像王子猷那樣愛竹的高雅情致,也沒有肉可享用;失去了爵位,卻還有像邵平種瓜那樣的生活。只有菱花鏡藏不住我頭上的白發,到晚年才領悟到榮華富貴就像木槿花一樣短暫。慚愧孫兒曾孫們來給我賀歲,還勸我各自斟上些椒酒。
煙閣云臺:指凌煙閣和云臺,都是古代表彰功臣的地方,這里代指功名。
子猷竹:王子猷愛竹成癖,這里借指高雅情趣。
失侯:失去爵位。
邵平瓜:秦末東陵侯邵平,秦亡后在長安城東種瓜,瓜味甜美,后人用“邵平瓜”指隱居生活。
菱照:菱花鏡。
朱榮:指榮華富貴。
槿花:木槿花朝開暮落,比喻榮華短暫。
椒酒:用椒浸制的酒,古代習俗,正月初一全家老小要喝椒酒以驅邪祈福。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經歷了人生起伏,到晚年看淡了功名利祿,回歸家庭生活。可能是在新年時,面對孫輩賀歲,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平淡家庭生活的珍視和對功名利祿的淡泊。其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人生感悟和情感世界。
東風亦多情,吹漲一篙水。招邀虹月舟,競向春波艤。
振衣問書樓,登躡跬步耳。恍從丹梯來,已入青霞里。
我師玉局翁,音問違一紀。茲辰獨何幸,乃獲操杖幾。
主人營丘仙,矍鑠殊自喜。目惟辨罍洗,腹惟貯圖史。
兩翁互抵掌,談笑忘彼是。妙析天地初,旁通百家旨。
諸賢各瀟灑,語不掛朝市。壺觴方遞陳,竹肉亦清美。
斟酌隨淺深,應對見條理。向來文字飲,徵逐安足比。
詩成識日月,后會良可俟。
膏沐徒為理,長宵恨有馀。
羅衣新染淚,明月怨離居。
江西昔日推韓注,
袁水今朝數趙祥。
縱使文翁能待客,
終栽桃李不成行。
雨后青山淡欲無,
晴光處處滿平蕪。
一枝短策前生伴,
可是當年范石湖。
曲闌倚遍愁心續。郎心更比闌干曲。寒意襲輕衫。郎心寒不寒。
秋風吹木葉。葉與林長別。莫漫怨秋風。春花往日紅。
城南有高士,種竹萬馀竿。中有小茅屋,才能一丈寬。
竹葉蔭階綠,竹聲當夏寒。白發被兩鬢,童顏良可觀。
出入萬竹間,敏捷如轉丸。斲竹換新谷,賣竹去輸官。
了無衣食苦,誰云心不安。茅屋雖不廣,乃有琴與書。
相別十馀載,今來正夏初。令言暢我懷,竹風吹我裾。
酌我以旨酒,薦以盤中魚。君歌我載和,我歌愧不如。
但求聲相應,豈必錙與銖。
人間難作不平鳴,秦土猶留昔日坑。廿載交游存酒債,一生眷戀是詩情。敢同厲鬼爭高下,豈向閻羅問死生。待喚鐘馗吞二豎,與君重酌幾杯清。
舉國唯崇佛一尊,是非良窳更誰論。張公未必能千忍,魯達端難凈六根。藝境劬勞終有恙,文場戰伐豈無痕。病瘳如有閑吟興,載酒浮舟過虎門。
水松枯何年?出樓各丈馀。
有藤絡至顛,生意故自如。
春華而夏陰,其下回清渠。
我新閘為陂,種菱兼養魚。
潮來如奔泉,流聲夜窗虛。
蒙密不見月,又疑風雨俱。
夢回悄心魂,何減澗谷居。
點綴霜華與雪華,
渾如宮樣著銀花。
不須脂黛添顏色,
妝淡偏宜處士家。
何侯石友平生事,傅粉風流詎可同。誰使擁旄三峽外,不留持橐五云中。
啼猿此去欺殘月,回雁因來托便風。亦念人生行樂爾,且拈重碧擘輕紅。
人物當年盛學宮,笑談嘗許小人同。分襟短艇江湖去,回首觚棱涕淚中。
卻敘檐花聽夜雨,又還菰菜動秋風。秪應黃屋收京了,邂逅東華踏軟紅。
曾許千金答浣紗,越溪浪淺不通槎。
曉樓簾卷還凝霧,外院墻低卻映花。
滿目離愁頻駐馬,一春幽夢祇驚鴉。
柔桑蔽日南城路,懊惱羅敷自有家。
解塵羈、天容聱叟,年來馀少清思。書奩藥架勤收拾,錯愕隙駒方駛。吾倦矣。拚冷落交游,孤坐談秋水。五湖陰里。忽露宿鵁鶄,風翻蘆荻,相助挽征袂。
貧傢俱,回聽朝雞萬里。陶公欲釀無米。此心漫詫同頑鐵,又被高歌催起。人世事。料不過、對花對鳥千回醉。閒情自寄。看瑤海飛灰,珠林斷響,九鼎寸絲繫。
羅剎江邊遠樹齊,
松寮蘭畹寄幽棲。
世人不識枚乘筆,
誤指濤聲在竹西。
青嶂疊疊西南馳,
上下佛宮筋力疲。
一樽欲與魯山醉,
悵望車馬來何遲。
又被饑驅出,藏名悔不深。
生涯舉子業,杯酒故人心。
花塢辟香徑,客船依野陰。
晚風留宴賞,沙渚有歸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