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信庵趙公哀詩五首 其三
出為董統今韓范,入告忠嘉古卨夔。
白刃在前裹瘡戰,黃麻拜右掉頭辭。
去猶耿耿心存闕,老尚堂堂表出師。
蓋世英豪嗟已矣,八哀吟罷有余悲。
出為董統今韓范,入告忠嘉古卨夔。
白刃在前裹瘡戰,黃麻拜右掉頭辭。
去猶耿耿心存闕,老尚堂堂表出師。
蓋世英豪嗟已矣,八哀吟罷有余悲。
出朝統兵作戰他是如今的韓琦、范仲淹,入朝建言獻策他有古代皋陶、夔龍般的忠誠美好。面對敵人白刃,他裹著傷口奮勇戰斗;接到任命為右丞相的詔書,他卻掉頭推辭。離職后依然忠心耿耿心系朝廷,年老時還堂堂正正上表出師??蓢@這蓋世英豪已經逝去,吟罷《八哀詩》后我心中余悲難消。
董統:統率,統領。韓范:指北宋名臣韓琦和范仲淹,他們曾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時。
入告:入朝告知、建言。忠嘉:忠誠美好。卨(xiè)夔:卨即皋陶,夔是舜時樂官,二人都是古代賢臣。
黃麻:唐宋時詔書用黃麻紙書寫,這里代指任命詔書。拜右:拜為右丞相。
心存闕:心中掛念朝廷。闕,指宮廷、朝廷。
八哀:杜甫有《八哀詩》,哀悼八位人物。這里借指對趙公的哀悼。
此詩應是在丞相趙公去世后創作。趙公可能是一位在朝廷和軍事上都有卓越貢獻的人物,詩人出于對他的敬重和哀悼之情寫下此詩。
這首詩高度贊揚了趙公出將入相的才能、英勇無畏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品格。詩人以崇敬的筆觸描繪其一生,表達深切哀悼,在當時可能引起人們對趙公功績的緬懷,在文學上展現了對英雄人物的歌頌傳統。
誰擲蓮花,石從人面遮!百尺梯懸一線,凌絕頂,日如霞。
天涯,何處家?漫嗟云路賒。欲問壯心何似?風莫住,擬浮槎。
扶胥空濛赤日起,白云山影秋聲里。天風不吹平陸人,羊腸獨掛寒泉水。
山濤水部拉高朋,兼我閒閒一個僧。平生未到白云游,茲游興發如飛騰。
初行放眼無可放,草草松篁空悵望。拍肩意有洪厓公,片石亦令心神蕩。
菖蒲澗底登頓來,安期巖畔吾先喪。鉤連石路空嵯峨,荒岡大脊拖明河。
玉山易醉圍金客,丹嶂難尋跨鶴窩。當時退之走華岳,玉箸雙啼下不得。
今日雖然涕未橫,要使腰肢光辟易。簾泉滴水差解意,摩空一石尤蒼翠。
靜窅悠然虛谷中,回風斜入寒光墜。來往摩娑不欲行,霏霏散雪時侵地。
乍可煙霞一念深,等閒事業堪拋棄。一酌山泉酒十卮,人間至樂得斯時。
恰似生還班定遠,高眠水部即安期。嗟吁匡岳稱名山,礧砢奇削出云間。
橫斜百里深黛色,仙姝媚嫵盤雙鬟。石磴丹梯鬼斧雄,龍蛇光怪有無中。
湖風乍捲亦明滅,雪后蒼厓玉不同。問予何事輕離此,卻作珠江寒乞士。
三伏炎威消歇,東籬花信傳來。
南窗幾硯好安排。莫負多情風月。
林下茅廬未結,廚頭酒甕先開。
粵山舊址小蓬萊。中有詩人華發。
昔日當軒百步威,幾人到此豎降旗。
若非居士通方眼,誰識川僧陷虎機。
夜半風雷破久晴,四檐侵曉尚泠泠。欣然擁被重尋睡,夢見漢中春麥青。
春晚郁蒸如溽暑,朝來蕭颯似清秋。千山雨后陰云凝,三日樓前野水流。
晴波綠凈渺如湖,
認得荷花似子都。
疑是天孫憎俗駕,
急收云錦長萑蒲。
死國當年尚有孤,
為忠為節義何殊。
白頭吟望天南路,
老淚相逢各未枯。
新醅臘酒柏枝濃,
恰好迎春更餞冬。
醉后高談驚四座,
須眉最古讓元龍。
冷月凄風夜一更,
愁看只影去京城。
計程應是到天明。
默數歸期頻悵惘,
回思往事更懵騰。
今宵空唱雨霖鈴。
冉冉殘暉畫閣西,
宮人行樂戀芳時。
遙聞索輦開黃傘,
不盡花前半局棋。
李徑桃蹊與杏叢,
春來二十四番風。
朝開暮落渾堪惜,
何似雕闌百日紅。
莽莽鰲峰子,區區活水村。
百年真眼孔,一個小乾坤。
幾榻諸公下,吾家萬古存。
與君風月處,剛對白沙樽。
清夜不成寐,攬衣起徬徨。
月白天逾回,雨過風以涼。
蕭蕭四望中,恍惚如秋光。
散步聊詠歌,感慨生中腸。
俯仰百年間,短鬢容易霜。
丈夫有七尺,安能負昂藏。
努力向前途,不改惟青緗。
四海皆兄弟,莫用嗟迷陽。
倚杖而立,示真般若。
手中冊子,云何抄寫。
長老若不放下,疑殺后生尊者。
雪子落紛紛,鳴濤遠送君。
夢回牛渚月,書達敬亭云。
俗薄休懷刺,交浮莫定文。
王充如有論,應使蔡邕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