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汪守宗博二首 其二
還笏歸為負耒農,清談常許奉從容。
芻蕘孰肯來詢汝,薤水吾無可語公。
懷惠俱垂峴碑淚,旌廉合有寢丘封。
莆人謾課招魂些,應伴迂齋返甬東。
還笏歸為負耒農,清談常許奉從容。
芻蕘孰肯來詢汝,薤水吾無可語公。
懷惠俱垂峴碑淚,旌廉合有寢丘封。
莆人謾課招魂些,應伴迂齋返甬東。
交還朝笏回家成為耕地的農夫,常能從容地與您清談。如今還有誰會像割草打柴的人那樣來詢問您呢,我也沒什么能和您說的了。大家懷念您的恩惠都像在峴碑前一樣落淚,表彰您的廉潔應當有像寢丘那樣的封邑。莆田人空自吟唱招魂之辭,您應該是伴著迂齋回到甬東去了。
還笏:交還朝笏,指辭官。負耒:扛著耒,指從事農耕。
芻蕘:割草打柴的人,這里指代普通人。
薤水:指飲食清簡,這里表示沒什么可說的。
峴碑淚:西晉羊祜鎮守襄陽,有政績,死后百姓在峴山立碑,見者落淚。
寢丘封:春秋時楚國孫叔敖告誡兒子,受封時要貧瘠的寢丘之地,以保長久。
招魂些:《楚辭》中有《招魂》,“些”是楚地招魂用語。
迂齋:可能是一個人的名號。甬東:古地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在汪守宗博去世后,作者為表達對他的悼念之情而作。汪守宗博可能為官清廉,辭官后有一定影響力,與作者交往密切,作者在其離世后寫下此挽詩。
這首挽詩主旨是悼念汪守宗博,突出逝者廉潔、受人敬重的特點。詩中用典自然,情感真摯,展現了較高的文學水準,在挽詩創作中有一定代表性。
牟尼何往。剩洪荒胼繭。古雪星云乍錘剪。下幽巖黝穴,仄徑千回,層磴冷、蓮幕瑤扉虛鍵。茫然如入夢,涓滴侵衣,誰在穹霄瀝壺甗?;頎柗抨毓?,弱水半泓,蹲豹外、幾聲村犬。艤小艇,驚穿女媧天,險化作嶙峋一痕蠡篆。
青城樵子今何之,爾卻東游到海湄。浮云來往亦恒事,白日修持知者誰。梁溪昔有吳先生,明陽洞中餐玉英。丹爐藥臼至今在,夜半山中搗月明。一從騎鶴上升去,真人之箓傳其名。爾來度人亦訪友,望見峰頭紫氣否。芝術經春谷口生,蓬萊晃日人間有。赤書金簡世多訛,竹杖芒鞋奈爾何。不惜真詮扶病骨,掉頭攜手入煙蘿。
前年相遇渝州郭。手寫新詩酬索寞。殆緣詩惡不堪持,卻為旁人潛剝落。今年相見長安陌。乍撲征塵尋素約。小詞未必勝從前,垂老交期無處托。
今年丁未當人日,正是春風富貴鄉。白玉一枝梅蕊綻,黃金三寸韭芽長。要令笑語開茅塞,仍用題詩寄草堂。共荷圣恩無以報,但將白發照滄浪。
高柳平堤列兩行,柔條拂面引風涼。蟬聲遠近鳴相應,馬足東西去各忙。伏盡相如猶病渴,秋來宋玉更悲傷。獨憐野叟茅檐外,一枕松陰午夢長。
著雨胭脂沁玉肌,絕疑妃子醉眠時。未邀佳客閒來賞,已怪游蜂早得知。燒燭不妨循故事,卷紗何惜賦新詩。羨君立就花前句,我欲賡吟思苦遲。
曩疑先圣嗇于言,何不明明細細傳。今醒從前都錯認,更加詳后即紛然。
風清六道凈車前,天語飛傳解閉廛。四海為家真此日,閭閻稽首見青天。
靈河七夕巧云稠,墜露聲清夜得秋。月冷桂花飄左界,山寒荔子落東甌。人憐紈縞裁衣袂,誰借蒲葵剪扇頭?竹影近窗砧杵急,夢隨南客問行舟。
又乘雙翼去,獨自入天圍。險韻留君酌,群星喚我歸。詩情新月出,足跡彩云飛。衣上并州雨,長安對落暉。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白發不少假,轉眼春復秋。人生妄自必,歿后真貽羞。有歌在座側,有酒盈金甌。不樂徒自械,不飲空自囚。一室有代謝,寧為他人謀。
山本無情不解愁,年來底事也驚秋。古今閱盡興亡恨,知為何人雪滿頭。
老境得為丘壑伴,醉鄉還勝子孫扶。
隱君家住大河西,楊柳雙橈水拍堤。明妝落日浣紗女,夾岸桃花春欲迷。
吾聞匡山云錦九疊之勝神所棲,界天絕壁云為梯。鳥飛摩霄注壑不可到,上有泰始之積雪,下有歷劫之冰澌。靈岫仙巖虎豹遠,綠樹杳杳青猿啼。蔡元君,騰空子,今何處,桃花石室遍巖戶。捫箕歷軫欲上去轉迷,中有神君指仙路。石梁浮空來,浩然啟天關。手捫五老頂,足躡香爐煙。但見飛霞笑電搖光九道疊云錦,天河中斷摧,鐵山何巀嶪,素浪決出昆崙巔。懸流一瀉數千仞,跳珠迸出與石恣斗,卻上倒作雪濤翻。長松吹香灑晴霧,玉泓直下含清寒。嗚呼,安得南箕為杯此水為酒。手攜云旗喚王母,排獻吾君千萬壽。暢皇風,包九有,七十二君同不朽。卻容三十六帝有外臣,盡乞南山種三秀。清水黃塵一回首,廬君此意今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