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和 其三
丁寧僮可沽佳酒,戒飭閽毋納惡賓。
種杞菊非求飽者,思莼菜是見幾人。
食甘鲊飯安排易,出駕雞棲受用貧。
卻笑曹瞞遺令侈,黔婁殮不待衣巾。
丁寧僮可沽佳酒,戒飭閽毋納惡賓。
種杞菊非求飽者,思莼菜是見幾人。
食甘鲊飯安排易,出駕雞棲受用貧。
卻笑曹瞞遺令侈,黔婁殮不待衣巾。
再三叮囑僮仆去買好酒,告誡守門人不要讓壞賓客進來。種杞菊的人并非是為了吃飽,思念莼菜的是能洞察先機之人。吃著美味的腌魚飯,安排起來很容易;出門乘坐簡陋的雞棲車,過著清苦的生活。反而嘲笑曹操臨終遺令太過奢侈,黔婁死后連衣巾都不用殮葬。
丁寧:再三囑咐。
僮:僮仆。
戒飭:告誡。
閽:守門人。
杞菊:枸杞和菊花,古人認為可食用。
思莼菜:晉代張翰見秋風起,思念家鄉的莼菜羹、鱸魚膾,便辭官回家,后用來比喻人有先見之明,及時隱退。
鲊飯:腌魚飯。
雞棲:一種簡陋的車子。
曹瞞:指曹操,曹操小字阿瞞。
遺令:臨終前的命令。
黔婁:春秋時齊國的隱士,死后連衣巾都沒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復雜的社會環境中,面對世俗的奢華風氣,詩人選擇堅守自己的生活準則,以簡樸淡泊的生活為追求,創作此詩來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簡樸生活的崇尚和對奢華的批判。其突出特點是運用意象和典故來傳達情感,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的生活態度和價值取向。
霜鍤破桐陰,青絲試淺深。
月輪開地脈,鏡面寫天心。
碧甃花千片,香泉乳百尋。
欲知爭汲引,聽取轆轤音。
拋杉背柏冷僧簾,
鎖月梳風出殿簷。
還似天臺新雨后,
小峰云外碧尖尖。
衫袖拂青冥,推鞍上翠屏。
塵埃辭馬尾,城闕入窗欞。
云領浮名去,鐘撞大夢醒。
茫茫山下事,滿眼送流萍。
時人嫌古畫,倚壁不曾收。
雨滴膠山斷,風吹絹海秋。
殘云飛屋里,片水落床頭。
尚勝凡花鳥,君能補綴休。
朱家亭子象懸匏,階瑩青莎棟剪茆。
癭掛眼開欺鴝鵒,土木欲知精潔處,社天歸燕怯安巢。
州青縣白浙河??,飽向蒼龍闕下聞。
鼓角自嚴寒海月,長恐抱轅留不住,九天鴛鷺待成群。
顥氣貫精神,蒼崖老姓名。
煙霞空送景,水木苦無情。
?藥云根斷,眠花石面平。
折松開月色,決水放秋聲。
顏為忘憂嫩,身緣絕粒輕。
圍棋看局勢,對鏡戮妖精。
過海量鯨力,歸天算鶴程。
露凝鐘乳冷,風定玉簫清。
坐覺衣裳古,行疑羽翼生。
應憐市朝客,開眼鎖浮榮。
旭日懸清景,微風在綠條。
入松聲不發,過柳影空搖。
長養應潛變,扶疏每暗飄。
有林時杳杳,無樹暫蕭蕭。
慢逐清煙散,輕和瑞氣饒。
豐年知有待,歌詠美唐堯。
市朝擾擾千古,
林壑冥冥四賢。
黃鶴不歸丹灶,
高跡無人更躡,
碧峰寥落孤煙。
梓桐花幕碧云浮,天許文星寄上頭。
武略劍峰環相府,
自古名高閑不得,肯容王粲賦登樓。
天假縱橫入幕籌,東南頓減一方憂。
行赍健筆辭天閣,
此行領取從軍樂,莫慮功名不拜侯。
及第全勝十政官,
金鞍鍍了出長安。
馬頭漸入揚州郭,
為報時人洗眼看。
六年衣破帝城塵,
一日天池水脫鱗。
未有片言驚后輩,
何幸致詩相慰賀,
東歸花發杏桃春。
田家無五行,水旱卜蛙聲。
牛犢乘春放,兒童候暖耕。
池塘煙未起,桑柘雨初晴。
步晚香醪熟,村村自送迎。
嘗聞一粒功,足以反衰容。
方寸如不達,此生安可逢。
寄書時態盡,憶語道情濃。
爭得攜巾屨,同歸鳥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