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行皇帝遺詔感恩哀慟六首 其五
批鳳提鼇間世遭,老臣全未報絲毫。
封還不覺天顏近,勸誦偏知帝學高。
戶外昭容猶紫袖,柩前諸后更黃袍。
暮年淚滴藏山稿,疇昔曾經圣筆褒。
批鳳提鼇間世遭,老臣全未報絲毫。
封還不覺天顏近,勸誦偏知帝學高。
戶外昭容猶紫袖,柩前諸后更黃袍。
暮年淚滴藏山稿,疇昔曾經圣筆褒。
在世間遭遇能為皇帝處理機要事務的機會,可我這老臣卻絲毫未能報答皇恩。封還詔書時沒覺得與天子之顏如此接近,勸皇帝誦讀時更知他學識高深。門外的女官還穿著紫袖衣,靈柩前眾皇后身著黃袍。暮年淚水滴落在藏于山中的文稿上,往昔還曾得到過圣上御筆褒獎。
批鳳提鼇:指處理皇帝機要事務。鳳、鼇,象征皇帝的重要事務。
間世遭:在世間遇到的機會。
封還:古時臣子對詔敕認為不便施行,將原詔封還。
天顏:皇帝的容顏,代指皇帝。
帝學:皇帝的學識。
昭容:宮廷女官名。
藏山稿:指自己的文稿。藏山,典出《莊子·大宗師》,表示把東西藏在山中,這里指文稿。
疇昔:往昔,從前。
圣筆褒:皇帝用御筆褒獎。
大行皇帝指剛去世的皇帝。此詩應是在皇帝駕崩后,詩人讀到遺詔時所作。當時皇帝離世,國家處于新舊交替階段,詩人作為老臣,回顧自己與皇帝的過往,感慨萬千,懷著感恩與哀慟之情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皇帝的感恩與哀悼,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深沉,用典巧妙。它展現了詩人與皇帝的君臣情誼,在文學上體現了古代臣子對君主的忠誠與情感表達。
賣藥修琴歸去遲,
山風吹盡桂花枝。
世間甲子須臾事,
逢著仙人莫看棋。
萬山秋雨水縈回,
紅葉多從紫閣來。
云冷竹齋禪衲薄,
已應飛錫過天臺。
金谷歌傳第一流,
鷓鴣清怨碧煙愁。
夜來省得曾聞處,
萬里月明湘水秋。
香銷云凝舊僧家,
僧剎殘燈壁半斜。
日暮松煙空漠漠,
秋風吹破妙蓮華。
云月有歸處,故山清洛南。
如何一花發,春夢遍江潭。
赤城云雪深,
山客負歸心。
昨夜西齋宿,
月明琪樹陰。
遙見江陰夜漁客,
因思京口釣魚時。
一潭明月萬株柳,
自去自來人不知。
龍盤虎踞樹層層,勢入浮云亦是崩。
一種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漢文陵。
東別茅峰北去秦,
梅仙書里說真人。
白頭主印青山下,
雖遇唐生不敢親。
蓮渚愁紅蕩碧波,吳娃齊唱采蓮歌。
橫塘一別已千里,蘆葦蕭蕭風雨多。
清露白云明月天,
與君齊棹木蘭船。
南湖風雨一相失,
夜泊橫塘心渺然。
寒陌陰風萬古悲,
儒冠相枕死秦時。
廟前亦有商山路,
不學老翁歌紫芝。
桂楫美人歌木蘭,
西風裊裊露漙漙。
夜長曲盡意不盡,
月在清湘洲渚寒。
勞歌一曲解行舟,
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
滿天風雨下西樓。
野客從來不解愁,
等閑乘月海西頭。
未知南陌誰家子,
夜半吹笙入水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