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趙漕克勤禮部二首 其二
息影空山與世疎,感君意氣獨勤渠。
頗憐鳳閣舍人老,猶寄羊城使者書。
化鶴安知耽是我,騎鯨難問白何如。
豈無莼鯽堪攜去,衰病誰扶上素車。
息影空山與世疎,感君意氣獨勤渠。
頗憐鳳閣舍人老,猶寄羊城使者書。
化鶴安知耽是我,騎鯨難問白何如。
豈無莼鯽堪攜去,衰病誰扶上素車。
你隱居空山與塵世疏遠,我感動于你情意真誠。很憐惜你這位鳳閣舍人已老,還寄來羊城使者的書信。化鶴歸來怎知那是我,騎鯨仙去難問李白如今怎樣。難道沒有莼菜和鯽魚可帶走,只是我衰病之身誰能扶我坐上送葬的素車。
息影:指隱居。
勤渠:殷勤。
鳳閣舍人:可能指趙漕克勤曾任的類似官職。
羊城使者:指在廣州任職的人,這里可能指趙漕克勤在廣州為官。
化鶴:用丁令威化鶴歸鄉(xiāng)典故,此處有物是人非之意。
騎鯨:指人去世,傳說李白騎鯨仙去。
莼鯽:指莼菜和鯽魚,有思鄉(xiāng)歸隱之意。
素車:送葬之車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可知是為悼念趙漕克勤而作。趙漕克勤曾任禮部官職,詩人與他有一定情誼,趙漕克勤可能在廣州任職期間與詩人有書信往來,詩人在其去世后寫下此詩表達哀思。
這首挽詩主旨是悼念友人趙漕克勤,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善用典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xiàn)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挽詩的創(chuàng)作風格。
無數(shù)新愁并舊愁,暗風吹雨入孤舟。
寒梅未肯藏金屋,清夢先疑到玉樓。
花落忽聞天女病,珠寒偏值洛妃游。
封姨苦把歸期阻,想殺多情是石尤。
獵騎呼鷹地,胡笳落雁邊。
梅花非故里,草色近新年。
莫苦登樓望,聊須殢酒眠。
江南多貴將,歌舞悵垂氈。
或隱或顯,有虧有盈。
為天上無私之鑒,實人間照夜之燈。
尋常多是論三五,惟有今宵分外明。
菊花不比昔年好,更嘆人家酒杯少。
一秋吟事頗岑寂,未免獨酌凄懷抱。
消寒初集集吾舍,一為諸公滌煩惱。
曠園主人續(xù)有約,又見雪泥印鴻爪。
冬葵一味有何奇,難得滋含風露飽。
頓令八簋失芳腴,再進百觥盡傾倒。
柳莊一十二梅樹,臘后春前花滿枝。
娛我歲寒賴有此,看君墨戲能復奇。
便新寮館貯瓊素,定與院落爭妍姿。
大雪湘江歸臥晚,幽懷定許山妻知。
城下空江向北流,虔州西上正悠悠。
柳邊過雨鷺窺網,花外夕陽人倚樓。
漁笛數(shù)聲愁欲劇,篷窗孤枕夢偏幽。
一川煙景頻來往,每對青山憶舊游。
寧王畫作金盆鴿,
韓愈詩誇玉井蓮。
瓦缶泥泓村落小,
亂茅群雀不堪傳。
柱史乘車,青牛駕軛,紫云覆頂,函關令已前知。西升稍駐,尹喜虔恭誓。求老子。親談道德微旨。
五千馀言,俱救末俗,度脫令咸歸生理。體元機。人間方解道術,兼明治身,與國階梯。
更有黃庭,專分二境,內外皆舉璇題。羽客見者,傾誠懇誦合彝儀。萬神潛禮。
密奉二經,炷香靜默,心無競,靡端倪。得失掃去,意海澄流要體。內景防愆失。外景忘疲。
閬風蓬島豈能移。念誦靈辭。指群迷。
君家盆內菊花栽,三本偏能二色開。白玉仙童迎我笑,紫衣卿相為誰來。休嫌風景當遲暮,正倚文章逼上臺。如此秋光莫辜負,倚闌歡賞且銜杯。
念子愛賓如愛菊,慇勤相賞坐無時。已知紫白能專美,更遣紅黃為出奇。畢卓將螯須左手,陶潛把酒只東籬。秋風滿地皆蕭艾,老眼看花且賦詩。
落拓青衫海上回,
柴關深掩傍山隈。
城中歌吹江村哭,
無限悲愁付酒杯。
不見鮮明剪綠漪,焦勞夙夜動精祈。臘殘雖缺三回白,歲閏何妨十日遲。
孰謂天高催不得,自知心感弗曾疑。靜中覷破玄冥巧,留作新春第一奇。
擬絮因風又擬鹽,只今此話可曾拈。待將巧思形容盡,合避新條比類嫌。
褪煖已先云懵澒,挾寒相次雨廉纖。落梅聲里渾如晝,囧囧橫陳透玉蟾。
蕭蕭短竹閒開徑,片片浮云晚傍臺。
投轄不期三客至,傳燈驚喜一僧來。
尊前野色丹楓合,雨后秋聲白雁催。
潦倒共拋今夜醉,相逢莫負菊花開。
宿雨初晴日未紅,冷吟聲在落花中。
云皆近海終為水,葉已辭枝只任風。
晚徑祇教僧獨到,秋心先與客心同。
臨池一鶴亭亭立,似有微情到碧空。
積雪久不解,下有希世珍。
志士缊袍間,苦心終不伸。
安得白日光,能照清夜顰。
人人爭道,在虎丘東麓,有新祠宇。疁水戰(zhàn)功驚海外,一夕八王如鼠。奇石鐫功,城頭罵漢,吾意終無取。幾回經過,瞠目九天未睹。
差喜一老相逢,黃鸝橋畔,絮絮和儂語。絕勝忠魂香火地,花木亭臺無數(shù)。上冢船多,踏青人聚。底事扁雙戶。瓣香清酒,怊悵難陳嘉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