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質甫姪銓試
處和昔牧羅浮郡,不載南州一物還。
醞藉汝何慚小阮,空疎吾謬作梁山。
步趨諸老先生后,遨兀齋郎太祝間。
華發病翁無喜事,直須春榜一開顏。
處和昔牧羅浮郡,不載南州一物還。
醞藉汝何慚小阮,空疎吾謬作梁山。
步趨諸老先生后,遨兀齋郎太祝間。
華發病翁無喜事,直須春榜一開顏。
處和過去治理羅浮郡,未帶南方一件物品回來。你溫文爾雅不比小阮差,我才學淺薄卻謬居梁山之位。你追隨在諸位老先生之后,在齋郎太祝間自在遨游。我這頭發花白的病老頭沒什么喜事,只等你春榜上有名讓我開心。
處和:應是人名。
牧:治理。
羅浮郡:地名。
醞藉:形容人風度瀟灑,感情不外露。
小阮:指阮咸,這里借指有才華的晚輩。
空疎:即“空疏”,指學問淺薄。
梁山:可能是作者任職之地或指代某種身份。
步趨:追隨、跟隨。
遨兀:自在遨游。
齋郎太祝:古代官職名。
春榜:科舉考試春天發的榜。
推測此詩創作于作者侄兒孫銓參加科舉考試之際。作者以處和的清廉為榜樣,鼓勵侄兒孫銓在科舉道路上有所作為,體現長輩對晚輩的關愛與期待。
這首詩主旨是鼓勵侄兒孫銓參加科舉。其特點是情感真摯,以長輩身份表達期望。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古代家族對科舉的重視和親情關懷。
偶來聽瀑此巖中,藜杕相隨只兩翁。涼氣著衣梧葉雨,秋香薰路桂花風。洞幽僧禮白毫相,潭凈魚游赤鯇公。坐久石壇林影亂,斜陽歸踏小橋東。
麟角煮為膠,續弦弦在弓。誓將弦上箭,不射孤飛鴻。
羊牛幾點土空黑,盡日人煙不數家。賴得甘泉城外道,洛波如練帶川斜。
卻嗜天中剝粽時,獨無興感助于詩。既經霪雨漫空際,何處滄波不水湄。懷古盡由吟楚些,憂民豈必哭湘累。更非每飯俱毋忘,別去騷心自解頤。
桃李不須誇爛熳,已輸了風吹一半。
混沌遇倏忽,誤被鑿一竅。寄語談玄人,此中可觀妙。
偶識廬山遠,山莊借屋居。撥云分臘酒,踏雪送寒蔬。門俯溪光迥,窗含野色虛。相過兩不厭,燈火案頭書。
溪山美有馀,自古神仙宅。筑室隱宣平,題詩來李白。至今負薪人,間是餐霞客。不向此尋真,飄蓬端可惜。
金湯回首是邪非,不用千年感令威。富貴向人談往夢,干戈當自息危機。雄風豪雨將春去,剩水殘山送客歸。聞說清溪黃鶴在,鶴邊仍有釣魚磯。
赤日相從一問奇,短床時傍柳陰移。譽流海宇今猶在,行貫神明眼復誰。榆景鬢疏兒幾抱,萱庭秋重母先萎。閉門尚記征西日,舉武無從老淚垂。
灼灼朱唇澄霧,亭亭素面迎風。夜合花梢月上,王昌近在墻東。
妙年司釀水邊州,浪跡曾陪汗漫游。紅粉夜嫌銀燭短,醉和明月下西樓。大江南畔五松西,潘岳風流夢有詩。歸路經從定留挽,莫教父老見旌旗。雨洗芙蓉沃眼青,雪潭澄月照人明。銅民指點向民說,未比當年令尹清。雙峰十月客辭家,廷老相期下九華。檢早不逢陶靖節,喚船同過鯉魚沙。紫樞黃閣總青氈,西掖東華墨尚鮮。何事□□□□業,獨公蓮幕恁淹延。閒將玉斧制羅紈,醉引龍蛇競筆端。流落□□□□軸,綠窗俱作畫圖看。武城三載促公歸,自合班行列禁闈。計幕暫參知有在,野夫曾此便橫飛。朱顏綠鬢富春秋,家世才華三總優。不用鶴裘兼映雪,天然標格自風流。云衢從此喜通亨,鳳閣鸞臺信腳行。愿把恩風散寰宇,盛栽桃李作門生。英雄三載謫東南,二月東風始放還。馬瘦尚嫌歸路窄,愿求屋上一青山。
人間難作不平鳴,秦土猶留昔日坑。廿載交游存酒債,一生眷戀是詩情。敢同厲鬼爭高下,豈向閻羅問死生。待喚鐘馗吞二豎,與君重酌幾杯清。
澆風久矣變淳源,范氏猶稱古義門。四世于今千指盛,十年似爾幾家存。棠華煜煜宜兄弟,竹筍攢攢長子孫。故里相從何日遂,秋風江上戰塵昏。
轉移劇暑若艱難,誰謂炎涼反掌間。狐鼠就擒元憤郁,旄倪相慶便清閒。雨聲恰似政聲好,天意翻嗤詩意慳。一飽所關誠大矣,吾儕安得不開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