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基節口占二首 其二
赫風隠隠聽宮縣,曾立紅云一朵邊。
天語下詢顏不遠,帝歌自作墨猶鮮。
臺郎誰是玄都舊,輿尉安知絳老年。
散吏宮花能幾許,諸孫爭怕落人先。
赫風隠隠聽宮縣,曾立紅云一朵邊。
天語下詢顏不遠,帝歌自作墨猶鮮。
臺郎誰是玄都舊,輿尉安知絳老年。
散吏宮花能幾許,諸孫爭怕落人先。
隱隱約約能聽到宮廷樂隊演奏的音樂,我曾站立在那如紅云般的朝臣之中。天子親切垂問,他容顏仿佛就在眼前,皇帝親自創作的詩歌墨跡還很新鮮。朝中官員誰是像劉禹錫那樣經歷玄都觀變遷的舊人,那些小吏又怎會了解我這老臣的心境。我這閑散小官頭上的宮花能有多少,孫輩們都爭著怕落在別人后面。
赫風:可能指宮廷中莊重威嚴的氛圍。
宮縣:宮廷中懸掛的樂器,此指宮廷音樂。
紅云:比喻朝臣眾多,簇擁在皇帝身邊。
天語:皇帝的話語。
帝歌:皇帝所作的詩歌。
臺郎:泛指朝中官員。
玄都舊:用劉禹錫《玄都觀桃花》典故,指經歷世事變遷的人。
輿尉:地位較低的小吏。
絳老:指絳縣老人,此處代指作者自己。
散吏:閑散的官員。
宮花:宮廷中賞賜的花。
天基節是宋理宗趙昀的生日,這首詩可能創作于天基節慶典之時。當時作者身處宮廷,參與節日活動,目睹宮廷的熱鬧與莊重,結合自己的經歷和朝中人事變化,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以天基節為背景,描繪宮廷節日的場景,通過運用典故和對比手法,表達了作者復雜的情感。詩中既有對宮廷生活的回憶,也有對自身境遇的感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宮廷文化和社會風貌。
野樹茫茫夾岸斜,望中煙浪浩無涯。高低樓閣云深處,彷佛僧家與道家。
東風日暮吹蘭蕊,美人相思隔江水。九疑青落九州外,白云飛高明月死。海邊八月客星來,一尺銀河三萬里。
家在柳塘,榜掛方壺,圖掛黃山。覺仙峰六六,滿堂峭峻,仙溪六六,繞屋潺湲。行到水窮,坐看云起,只在吾廬尋丈間。非人世,但鶴飛深谷,猿嘯高巖。如今老疾蹣跚。向畫里嬉游臥里看。甚花開花落,悄無人見,山南山北,誰似余閑。住個庵兒,了些活計,月白風清人倚闌。山中友,類先秦氣貌,后晉衣冠。
幾向湖邊看日出,湖光山色兩悠然。力耕把釣堪終老,也有濱湖數頃田。
記得壬辰血亂流,血流又到丙申秋。兇徒惡黨還知不,莫要輕來打吉州。
庵師急。庵師和尚迎仙客。迎仙客。香煙繚繞,把予眸隔。如麻觀者難籌測。良緣共結功無溺。功無溺。龍華三會,熙熙消息。
祿仕飄然寄楚鄉,才能苦短志方強。已栽綠柳如彭澤,況有黃金似櫟陽。風飐湘波天影動,云來衡岳雨聲長。尚疑卑濕難安處,更起西邊百尺堂。
琢磨佳句敵離騷,賴得朋來漉酒陶。時遣紆馀資卓犖,更將華妙濟雄豪。閣臨巨浸南溟近,簾捲晴空北極高。更約高談句法外,可憐天下政滔滔。
漳水東流繞碧灣,風蒲獵獵夕陽間。帽檐不奈黃塵滿,賴有磁州數點山。
剛日讀經柔日史,心神安知其所止。便欲尚友古之人,奈何先賢呼不起。胡然帝也胡然天,醒時佯狂醉時眠。夢到九幽燈明滅,一縷魂接羲皇前。
廣文遺韻留樗散,雞犬圖書共一船。自說江湖不歸事,阻風中酒過年年。
旬時結陰霖,簾外初白日。齋沐清病容,心魂畏虛室。閑梅照前戶,明鏡悲舊質。同袍四五人,何不來問疾。
憑欄游冶惜芳菲,陣陣風來片片飛。多惱多情總向外,本來才著便忘機。
相離巳隔世,相會豈忘情。識面非觀貌,知心只記名。夕陽荒野闊,秋水大江平。往事無勞問,空令萬感生。憶昔相逢處,湖山錦繡春。筦弦喧夾巷,花柳隘通津。離別人非故,推移物自新。愁來重回首,涕淚下沾巾。
百里封疆古縣男,喜君才力正相堪。紅塵落日淹離醞,黃葉西風促去驂。社稷禮成官亦重,弦歌聲起化應覃。他時不負承恩處,徽國遺書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