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林文之詩卷二首 其一
叔季詞人雜雅哇,喜君詩卷美無瑕。
朋儕卻走避三舍,句律斬新成一家。
肯學小兒烹虱脛,要看大手拔鯨牙。
村翁豈敢持衡尺,直為癡年兩倍加。
叔季詞人雜雅哇,喜君詩卷美無瑕。
朋儕卻走避三舍,句律斬新成一家。
肯學小兒烹虱脛,要看大手拔鯨牙。
村翁豈敢持衡尺,直為癡年兩倍加。
末世的詞人作品良莠不齊,有雅正的也有低俗的,很高興看到你的詩卷完美無缺。同行們都紛紛避讓,你的詩句格律新穎,自成一家。你不肯像小兒那樣做無意義的事,定能有大手筆的創作。我這村翁哪敢去評判衡量,只是因為我癡長你一倍年紀才說這些。
叔季:指末世、衰世。雅哇:雅正和低俗。
朋儕:同伴、同行。避三舍:出自春秋時晉楚之戰,晉文公為報答楚王,令晉軍后退九十里,后比喻退讓和回避,避免沖突。
斬新:嶄新。
烹虱脛:比喻做無意義的小事。
拔鯨牙:比喻有大手筆、大氣魄的創作。
持衡尺:指評判、衡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詩壇創作水平參差不齊,有雅有俗。作者看到林文之的詩卷,其作品的優秀與當時不良創作風氣形成鮮明對比,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林文之的詩歌創作,突出其自成一家的特色。詩中通過對比展現出作者對詩壇的審美標準,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的詩歌創作環境和作者的文學觀念。
局上深機未足窮,玄中一著若為通。
五宗惟明不是物,三語孰解將無同。
常恨老懷多憒憒,每逢益友太匆匆。
金篦刮眼寧無頼,況是墻西有德公。
窮臘冰霜千里客,此行何事更間關。
永懷契闊徒酸鼻,無力吹噓祇厚顏。
鉛槧一囊身計拙,烽煙匝地世途艱。
曳裾端向龍門去,清夢猶應憶故山。
何年畫工搦毛錐,貌此八馬姿權奇。
青絲絡頭十二蹄,調柔意態行愉怡。
五馬放浪無維羈,或龁或望仍回嘶。
一牧牽鞚一牧騎,制度仿佛唐巾衣。
不知此馬生何時,昔周穆王遠游嬉。
駕跨八駿驅東西,高升昆侖躡瑤池。
騮??驥義勞飛馳,日走萬里無停騑。
興元唐家危累棋,百弮僅脫朱泚圍。
黃屋進狩懷光追,八馬入谷七馬疲。
筋攣肉綻行人悲,兩者資世皆顛羸。
虛名何有千載垂,空得傳記流歌詩。
未如此馬閑猶夷,牧坰不受鞭?威。
不踣險遠安無危,泉甘草薦足自肥。
安用號駿稱云騅,嗟哉畫意誰能知。
只應心醉六經醇,自是陶陶晉魏人。
每向幽居橫素榻,惟容我輩岸烏巾。
毫端空有千題巧,枰上原無一著真。
要得坦然懷抱穩,煩君澆潑乳泓春。
英姿直節想堂堂,不忍偷生向擾攘。
二帝蒙塵方幸虜,六臣奉璽更朝梁。
身輕欲抗豺狼怒,名在終同日月光。
曾與先君共褒錄,拊編交感淚浪浪。
暝色春朝雨,滋榮喜及時。
云昏遙莫辨,地渴久方知。
柳岸游車歇,濤江釣舸移。
拒寒須把酒,病骨況支離。
良宵樂未央,促席團欒坐。
佳人意慇懃,唱歌屬余和。
幽期貴闊畧,醉語多叢脞。
沈沈玉巵酒,量淺難負荷。
豈不懷極懽,恐重賓友過。
褰帷望明河,山月銜半破。
回軒互追奔,傘拂簷瓦墮。
斷墻著雨蝸成字,老屋無僧燕作家。
剩欲出門追語笑,卻嫌歸髩著塵沙。
風翻蛛網開三面,雷動蜂窠趁兩衙。
屢失南鄰春事約,只今容有未開花。
道人來自青城巔,飄飄逸氣凌云煙。
青鞋布襪久游世,踏盡海宇名山川。
琴心三疊得妙旨,華頂一路通幽禪。
自言早歲拾瑤草,往往鶴上逢真仙。
惜哉食服只半劑,猶與人世相周旋。
曾期汗漫九垓外,決去已復揮騾鞭。
伊予此生一念誤,遂墮塵網嗟拘攣。
鏡中華發已疏索,肘后丹經猶棄捐。
三山銀闕眇何許,悵望碧海波翻天。
因君告我獨往意,伎癢竦踴心茫然。
莫言得道兩塵隔,蓬島只在拄杖前。
定知后會君刮眼,看我玉練還頹年。
方同傾蓋樂,遽起絕弦悲。
道向清朝屈,心惟靜者知。
阻修綿酒奠,誰序錦囊詩。
宣室空思賈,凄涼又一時。
漁陽疊鼓風沙戰,潑水淋漓舞胡旋。
此時太息念鑾輿,玉體能勝寂寞無。
六宮遭亂多奔迸,不復梨園歌舞盛。
著鞭儻未蹂龍庭,我瑟雖調何忍聽。
一春癡癖門長扃,兩耳不聞??鴂聲。
不知東南風,掃盡紅紫英。
行行點檢桃李徑,但見樹子青冥冥。
門前水流渠,照灼須眉清。
科斗游其間,腳股各已生。
渠旁草鬰鬰,草底蚯蚓鳴。
韻如抽繭絲,幽咽得我聽。
念此瑣細物,隨時變音形。
黃河赤鯉或點額,老驥塞默長羈纓,嗟嗟世路真難行。
世緒風流遠,鄉評譽望清。
苦心幾傳癖,老筆擅詩名。
已訝祥占??,終憐夢泣瓊。
五峰云外碧,一慟見交情。
塵事日敗人,筋力隨以勞。三年梁溪上,俯仰如桔槔。
窮巷躬水菽,杜門匪禪逃。修公巖壑人,臭味合我曹。
閑從茗碗集,有往不待招。清芬落浄幾,宴坐揮霜毫。
脫略畦畛外,寂寞期久要。春風草離離,飛花照方袍。
朝來遽別我,明月掛一瓢。笑指天臺云,意氣東南高。
去去不可挽,獨鶴鳴九皋。會看精進力,覺性一宿超。
全提法王法,眾說障奔濤。大千廓沙界,體現無絲毫。
異時藥山偈,問道慚非翱。
五個門前柳,千年身后名。
掛冠真避俗,自祭頗忘情。
且進杯中物,何勞弦上聲。
詩篇經李杜,猶得擅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