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蘭為丁竊貨其半紀實四首 其一
五十盆蒼翠,皆從異縣求。
不能防狡窟,未免破鴻溝。
慘甚兵初過,苛于吏倍抽。
渠儂慕銅臭,肯為國香謀。
五十盆蒼翠,皆從異縣求。
不能防狡窟,未免破鴻溝。
慘甚兵初過,苛于吏倍抽。
渠儂慕銅臭,肯為國香謀。
五十盆蒼翠的漳蘭,都是從外縣苦苦求得。卻沒能防范好賊人,結果被偷走了一半。這情景比剛經歷戰亂還凄慘,比官吏加倍征收賦稅還苛刻。那賊人只貪慕錢財,哪會為這高雅的蘭花著想。
異縣:外縣。
狡窟:指賊人藏身之處。
鴻溝:這里比喻分隔,指蘭花被偷去一半。
渠儂:方言,他,他們。
銅臭:指金錢的氣息,形容人貪財。
國香:指蘭花,古人以蘭為國香。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精心從外縣求得五十盆漳蘭,卻遭遇賊人盜竊,在痛心之余寫下此詩,以記錄蘭花被盜之事,抒發內心不滿。
此詩主旨是譴責賊人盜竊蘭花的行為。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比突出蘭花被盜的嚴重后果。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珍視和對丑惡行為的批判。
高岡微雨后,木脫草堂新。
惟有疏慵者,來看淡薄人。
竹牙生礙路,松子落敲巾。
粗得玄中趣,當期宿話頻。
因亂事空王,孤心亦不傷。
梵僧為骨肉,柏寺作家鄉。
眼閉千行淚,頭梳一把霜。
詩書不得力,誰與問蒼蒼。
一片無塵地,高連夢澤南。
僧居跨鳥道,佛影照魚潭。
朽枿云斜映,平蕪日半涵。
行行不得住,回首望煙嵐。
動步憂多事,將行問四鄰。
深山不畏虎,當路卻防人。
豪富田園廢,疲羸屋舍新。
自慚為旅客,無計避煙塵。
正是花時節,思君寢復興。
市沽終不醉,春夢亦無憑。
岳面懸青雨,河心走濁冰。
東門一條路,離恨鎮相仍。
欲往幾經年,今來意豁然。
江風長借客,岳雨不因天。
戲鷺飛輕雪,驚鴻叫亂煙。
晚秋紅藕里,十宿寄漁船。
怪得意相親,高攜一軸新。
能搜大雅句,不似小乘人。
岳麓擎枯檜,瀟湘吐白蘋。
他年遇同道,為我話風塵。
數朵欲傾城,安同桃李榮。
未嘗貧處見,不似地中生。
此物疑無價,當春獨有名。
游蜂與蝴蝶,來往自多情。
鹿門山上寺,突兀盡無塵。
到此修行者,應非取次人。
鳥過驚石磬,日出礙金身。
何計生煩惱,虛空是四鄰。
四遠參尋遍,修行卻不行。
耳邊無俗語,門外是前生。
塔見移來影,鐘聞過去聲。
一齋唯默坐,應笑我營營。
愁看賊火起諸烽,
偷得余程悵望中。
一國半為亡國燼,
數城俱作古城空。
凄涼穗幕下,香吐一燈分。
斗老輸寒檜,留閑與白云。
挈盂曾幾度,傳衲不教焚。
泣罷重回首,暮山鐘半聞。
惟君懷至業,萬里信悠悠。
路向東溟出,枝來北闕求。
家無一夜夢,帆掛來年秋。
鬢發爭禁得,孤舟往復愁。
喜到重湖北,孤州橫晚煙。
鷺銜魚入寺,鴉接飯隨船。
松檜君山迥,菰蒲夢澤連。
與師吟論處,秋水浸遙天。
十年兵火真多事,
再到禪扉卻破顏。
唯有兩般燒不得,
洞庭湖水老僧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