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寂觀
順風曾出帝王尊,身后高名與觀存。
石室深居廣成子,布囊薄葬楊王孫。
流塵冪冪凝丹灶,清吹徐徐觸絳旛。
牢落空山門晝掩,羽人亦說絕囂煩。
順風曾出帝王尊,身后高名與觀存。
石室深居廣成子,布囊薄葬楊王孫。
流塵冪冪凝丹灶,清吹徐徐觸絳旛。
牢落空山門晝掩,羽人亦說絕囂煩。
曾因順應時勢而得到帝王尊崇,離世后崇高名聲與道觀共存。石室內住著像廣成子那樣的高人,像楊王孫一樣用布囊薄葬。飛揚的塵土厚厚地堆積在丹灶上,清風緩緩吹動著紅色的幡旗。空蕩蕩的道觀山門在白天緊閉,道士也說這里能斷絕塵世的喧囂煩惱。
簡寂觀:一座道觀名。
帝王尊:受到帝王的尊崇。
廣成子:古代傳說中的仙人,隱居崆峒山石室中。
楊王孫:西漢人,主張裸葬,以布囊裹尸。
冪冪:濃密的樣子。
丹灶:道士煉丹的爐灶。
清吹:清風。
絳旛:紅色的幡旗。
羽人:道士。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簡寂觀時,有感于道觀的歷史和環境,寫下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對道教文化的推崇,詩人借此表達對道家清凈無為思想的認同。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簡寂觀的歷史和現狀,展現其清幽氛圍。特點是用典自然,意境深遠。在文學上,反映了當時人們對道教文化的關注和向往。
可笑人心自短長,誰知個事不囊藏。化成橙子舌耽味,幻作梅英鼻覺香。金卵似真隨變滅,冰魂元假卻芬芳。唯心識破同根旨,何必臨風再舉揚。
坐玩群兒戲,閒供一笑歡。朱丸那卻鬼,白酒不禁寒。官索題春帖,鄰分饋歲槃。歸期知幾日,謾檢歷頭看。
某日窺心意暗生,此時凈土亦猙獰。往來風雪呼如咽,離別情懷痛似黥。金粉流明燈火蝕,碧花沉墮世間傾。天于歲晚添妖色,黑草微青透白城。
君到詩情每被抄,玉臺秋磬借僧敲。門前荷簣知心否,云鎖千峰月正高。
子猷安道何為者,自是相忘意最真。千載寥寥風雪夜,始知乘興更無人。一冬飛雪又將春,能報年豐不救貧。我亦曾聞散花手,不知天女意何勤。眼前觸物動成冰,凍筆頻枯字不成。獨坐火爐煨酒吃,細聽撲簌打窗聲。
長把新詩花下吟,看花誰念少年心。今朝獨到西園里,杏色桃花懊惱深。
不免馳驅苦,恬心與徜徉。塵因雨后減,日似客程忙。早映紅參白,新條綠漸蒼。常嫌睡欠足,未擬夢家鄉。
百年吾不醉,一歲幾何春。況接桃花暮,難禁柳色新。君為避世客,余是放歌人。爛熳題詩遍,林鶯莫漫嗔。
山館?啼碎客心,惡聞何處響孤砧。數聲驚覺還家夢,一夜挑燈憶故林。
樹色濃堪掬,癡嵐撲雨秋。道人巖下住,屋角掛奔流。草迷蒼耳子,鳥弄白頭翁。十里湖山樹,平分杳靄中。
幽禽何處來,飛向瑯玕樹。金眸爍晴曦,鮮羽濯朝露。春風紫禁中,奇音數聲度。鸚鵡噤無言,花間屢驚顧。
絕代佳人奈老何,千紅萬紫盡婆娑。好天良夜三通角,寒食清明一擲梭。羅袖幾回承不著,繡鞋頻避踏還多。春光搖蕩江南北,淚落長秋月下歌。
邊人牧馬如牧羊,群族散置初無傷。妙哉龍眠筆有眼,作此冀北才而臧。素紈盈尺十二匹,骨相毛物皆非常。青驄紫燕五色滿,骍騏騮駱骃驪黃。旁行側睨復回顧,矯首奮鬣嘶風霜。背馳正立盡變態,意氣磊落如騰驤。想當盤礴初運思,工與造物爭毫芒。此中念慮詎可熟,至言發藥誠難忘。從此絕筆不畫馬,但寫妙相依圓光。斯人于今又黃土,斯畫可寶宜珍藏。
孝謹親顏悅,端嚴婦德修。鵲橋猶紀節,鸞扇忽驚秋。魯筆王姬卒,湘弦帝子愁。愿言寬圣抱,已返蕊宮游。甥館恩通內,妃塋詔卜鄰。來應自仙佛,去尚戀君親。望送龍綃濕,封崇鶴表新。不能秉彤管,羞愧作詞臣。
關中形勢收胸次,云壑風泉未盡探。落日一鞭哀角里,滿身蒼翠下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