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武當逸禪師蘭若
我身本似遠行客,
況是亂時多病身。
經山涉水向何處,
羞見竹林禪定人。
我身本似遠行客,
況是亂時多病身。
經山涉水向何處,
羞見竹林禪定人。
我本就像那遠行在外的旅人,何況又處于亂世且身體多病。跋山涉水卻不知該去往何處,真羞于見到在竹林中禪定修行的人。
蘭若:指寺廟。
亂時:動蕩不安的時代。
禪定:佛教修行方法,指通過精神集中、觀想特定對象而獲得悟解。
此詩創作于動蕩不安的時代,詩人身處亂世,疾病纏身,四處漂泊。在這種艱難的處境下,他來到武當山的寺廟,看到禪定修行的逸禪師,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亂世中的愁苦與迷茫,以及對寧靜修行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情感真切,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雖不具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特定時代文人的心境。
林屋第九天,中藏萬金庭。北穿丈人峰,西達蛾眉陘。垂滋結乳玉,穿?散空青。?岈藏石門,噌吰吐神鉦。是時秋始暮,積潦尚澄盈。雖負褰裳勇,踝擊中不勝。邇慚孺子托,遠愧靈威生。誓欲偕青童,飆輪探窈冥。千載靈文出,圣治冀可徵。
曾上蓬萊第一峰,夕陽留住且從容。鹿腳花去泣關山,回首沉香一夢閒。
永巷鎖芳菲,春歸入燕泥。粉身能報國,妾不愛蛾眉。
聞道南華寺,尋源向此溪。水香浮缽遠,山翠入檐低。樵路春游鹿,松房午放雞。津梁云不遠,過此識前迷。
嚴疆數載盡臣心,坐看神州已陸沈。天命豈同人事改,孫謀爭及祖功深。二陵風雨時來繞,歷代衣冠何處尋。衰病余生刀俎寄,還欣短鬢尚蕭森。
布衾米飯粗溫飽,木屋安眠亦快然。多謝公家費錢谷,鐵窗風味似當年。
為米折腰,因酒棄家,口體交相累。歸去來,誰不遣君歸。覺從前、皆非今是。露未晞。征夫指余歸路,門前笑語喧童稚。嗟舊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但小窗、容膝閉柴扉。策杖看、孤云暮鴻飛。云出無心,鳥倦知還,本非有意。噫。歸去來兮。我今忘我兼忘世。親戚無浪語,琴書中、有真味。步翠麓崎嶇,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觀草木欣榮,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念寓形、宇內復幾時。不自覺、皇皇欲何之。委吾心、去留誰計。神仙知在何處,富貴非吾志。但知臨水登山嘯詠,自引壺觴自醉。此生天命更何疑。且乘流、遇坎還止。
少時嘗讀李青蓮,竹馬青梅夢未闌。不盡高樓湮舊跡,何如圖上想長干。
埋玉荊山松柏地,百年身世返空虛。傳家尚有□□瑞,翙翙朝陽五色雛。
野棠春盡發江城,飛旆看君入漢京。花里鳴珂驄馬去,日邊持斧繡衣行。烽煙遠塞逢多事,慷慨中朝起大名。海上窮交何所贈,燕山一片白云情。
第什連篇酒數杯,故人相送上金臺。十年笑我青衣破,一旦驚人白眼開。獻策此時先有兆,賢良無地不生才。梅花折得春消息,聊寄江南驛使回。
佳友紛來集,欣然會宿心。風泉陪徙倚,云月共窺臨。雅唱情俱勝,微言思獨深。茲游非逸豫,邂逅得良箴。
遠供軍餉出開平,此日歸來荷圣情。獨愛居庸山水好,自臨澗石濯塵纓。
花開罷讀書,相對一冬馀。香使春風暖,氤氳滿太虛。
虎翼龍蟠大將旗,逆驅流電走妖魑。陣前捉得胡王女,賜與營中廝養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