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馮允南二首 其二
常望鄉山憶翠微,此來時節更春暉。
林間怨鶴久招隱,花外啼鵑仍勸歸。
云似隨人飛縹縹,雨如先道灑霏霏。
回思仕宦平生事,六十三年始悟非。
常望鄉山憶翠微,此來時節更春暉。
林間怨鶴久招隱,花外啼鵑仍勸歸。
云似隨人飛縹縹,雨如先道灑霏霏。
回思仕宦平生事,六十三年始悟非。
常常遙望故鄉的山巒,回憶那青翠的山色,此次歸來正值春光燦爛之時。樹林里哀怨的仙鶴長久地召喚我歸隱,花叢外啼叫的杜鵑依舊勸我回去。云朵好像隨著人輕盈地飄動,細雨如同提前報信般紛紛灑落。回首一生的仕途經歷,到六十三歲才醒悟自己過去做錯了。
翠微:指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山。
春暉:春天的陽光,這里指春天。
怨鶴:哀怨的仙鶴,常象征隱居者。
招隱:召喚人歸隱山林。
啼鵑:杜鵑鳥啼叫,傳說杜鵑啼聲似“不如歸去”,常用來表達思鄉、勸歸之意。
縹縹:形容輕盈、飄忽的樣子。
霏霏:形容雨、雪、煙、云等很盛的樣子。
悟非:醒悟自己過去的錯誤。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仕宦多年后,于六十三歲時對自己的仕途生涯有所反思。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穩定,但詩人內心已厭倦官場生活,渴望回歸故鄉。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歸隱之意。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詩人特定階段的心境和情感,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
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里長相隨。
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
峨眉山月還送君,風吹西到長安陌。
長安大道橫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黃金獅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談重玄。
我似浮云??吳越,君逢圣主游丹闕。
一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月。
美人在時花滿堂,美人去后空余床。
床中繡被卷不寢,至今三載猶聞香。
香亦竟不滅,人亦竟不來。
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
塞虜乘秋下,天兵出漢家。
將軍分虎竹,戰士臥龍沙。
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劒花。
玉關殊未入,少婦莫長嗟。
西國有美女,結樓青云端。
蛾眉艷曉月,一笑傾城歡。
高節不可奪,炯心如凝丹。
常恐彩色晚,不為人所觀。
安得配君子,共乘雙飛鸞。
天作云與雷,霈然德澤開。
東風日本至,白雉越裳來。
獨棄長沙國,三年未許回。
何時入宣室,更問洛陽才。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聞說金華渡,東連五百灘。
全勝若耶好,莫道此行難。
猨嘯千谿合,松風五月寒。
他年一攜手,搖艇入新安。
飄飄江風起,蕭颯海樹秋。
登艫美清夜,掛席移輕舟。
月隨碧山轉,水合青天流。
杳如星河上,但覺云林幽。
歸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
徒悲蕙草歇,復聽菱歌愁。
岸曲迷后浦,沙明瞰前洲。
懷君不可見,望遠增離憂。
玉[筯]落春鏡,坐愁湖陽水。
聞與陰麗華,風煙接鄰里。
青春已復過,白日忽相催。
但恐荷花晚,令人意已摧。
相思不惜夢,日夜向陽臺。
憶妾深閨里,煙塵不曾識。
嫁與長干人,沙頭候風色。
五月南風興,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風起,想君發揚子。
去來悲如何,見少離別多。
湘潭幾日到,妾夢越風波。
昨夜狂風度,吹折江頭樹。
淼淼暗無邊,行人在何處?
好乘浮云驄,佳期蘭渚東。
鴛鴦綠蒲上,翡翠錦屏中。
自憐十五余,顏色桃花紅。
那作商人婦,愁水復愁風。
秦欺趙氏璧,卻入邯鄲宮。本是楚家玉,還來荊山中。
丹彩瀉滄溟,精輝凌白虹。青蠅一相點,流落此時同。
卓絕道門秀,談玄乃支公。延蘿結幽居,剪竹繞芳叢。
涼花拂戶牖,天籟鳴虛空。憶我初來時,蒲萄開景風。
今茲大火落,秋葉黃梧桐。水色夢沅湘,長沙去何窮。
寄書訪衡嶠,但與南飛鴻。
試發清秋興,因為吳會吟。
碧云歛海色,流水折江心。
我有延陵劍,君無陸賈金。
艱難此為別,惆悵一何深。
漢道昔云季,群雄方戰爭。霸圖各未立,割據資豪英。
赤伏起頹運,臥龍得孔明。當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
魚水三顧合,風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壯志吞咸京。
何人先見許,但有崔州平。余亦草間人,頗懷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華發同衰榮。托意在經濟,結交為弟兄。
毋令管與鮑,千載獨知名。
朝別朱雀門,暮棲白鷺洲。
波光搖海月,星影入城樓。
望美金陵宰,如思瓊樹憂。
徒令魂入夢,飜覺夜成秋。
綠水解人意,為余西北流。
因聲玉琴里,蕩漾寄君愁。
遠憶巫山陽,花明淥江暖。
躊躇未得往,淚向南云滿。
春風復無情,吹我夢魂斷。
不見眼中人,天長音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