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出游
三山縹緲藹蓬萊,一望青天十里平。
千騎臨流搴翠帷,萬人擁道出重城。
參差?蝀橫波瀾,飛躍鯨鯢鬭楫輕。
且醉樽前金瀲滟,笙歌歸道月華明。
三山縹緲藹蓬萊,一望青天十里平。
千騎臨流搴翠帷,萬人擁道出重城。
參差?蝀橫波瀾,飛躍鯨鯢鬭楫輕。
且醉樽前金瀲滟,笙歌歸道月華明。
三座山峰隱隱約約,宛如蓬萊仙島,一眼望去,青天之下水面平闊綿延十里。眾多騎手來到河邊,撩起翠綠的帷幕,上萬人簇擁著走出重重城門。彩虹高低錯落橫跨在波瀾之上,像鯨魚飛躍般,輕舟競渡。暫且在酒杯前沉醉于波光瀲滟的美酒,在笙歌中踏上歸途,此時月光皎潔明亮。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的樣子。
藹:云氣,這里有籠罩之意。
搴:撩起,揭起。
翠帷:綠色的帷幕。
參差:高低、長短不齊的樣子。
?蝀:虹的別名。
鯨鯢:鯨魚,這里形容競渡的船只像鯨魚飛躍。
楫:船槳,這里代指船。
瀲滟:形容水波蕩漾、波光閃動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題和內容可推測,詩人在端午節時出游,看到當地舉行盛大的節日活動,人們紛紛走出城門到河邊,有騎手相隨,還有龍舟競渡等熱鬧場景,詩人被這歡樂的氛圍感染,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端午出游的熱鬧場景,展現了節日的歡樂與盛大。其以宏大的場面描寫和優美的語言,體現出較高的藝術價值,是對傳統節日生動的文學記錄。
出門欲求仁,取友必勝己。寥寥云海鄉,所幸有君爾。胸蟠三萬卷,智先三十里。相與定詩盟,誰能執牛耳。
五十嗟遲暮,桑榆尚可攀。素華初吐鬢,紅蕊漸收顏。戀戀閨庭內,依依懷袖間。加年心未已,學易掩松關。
十月良家子,從征上邊州。明月照鏡匣,北風吹馬頭。少年有奇志,思欲分國憂。誰能學李廣,百戰不封侯。
云水飄搖入怨深,參商隔卻兩知音。奈臨水鏡照桐琴。無覓云槎汎弱水,有憑雁柱寄冰心。有風相和似君吟。
沈郎花譜近十年,云娘傾國人人傳。每恨聞聲不見面,無人為結三生緣。今年留滯在京都,都下美人多如荼。褰帷瞥見云娘在,喜動顏色光榮殊。蕭蕭疏柳直風前,皦皦孤鶴唳重玄。林下風流瑤閬骨,肯與妖邪爭愛憐。謀歡正劇忽欷戲,知子胸懷不暫舒。似感故交零落盡,眼前香粉空相與。我方坎壈重太息,睹子肝腸增偪仄。憶昔十五入詞場,煙飛紙落不可當。紛紛余子何足道,彼其當年恥雁行。流光荏苒廿余載,憂患經多容鬢改。空留七尺自昂藏,難使雞群不盡駭。以此傷懷各自思,半面才通如舊知。何圖座上風波阻,脈脈相看不得語。臨岐把酒儼向人,轉復無言但酸楚。人生會合自有神,何必薦枕始成親。子尚風塵予浪跡,朱顏須慎百年身。他時若得重相見,應費青衫作淚巾。
一雨昭蘇外,群山宴寂中。移床就佳月,引袂納涼風。蝸舍憐渠小,蚊雷訝許同。幽懷閟清境,舒嘯夜將終。
循吏臨戎日,將軍授鉞朝。勝歸千里外,敵取萬人驍。玉劍秋魂冷,金鑣夜壁遙。建牙停野色,吹角動金飆。調?方疑虎,抨弦合墜雕。平吳杜元凱,破虜霍嫖姚。嘗苦天心應,巡寒士氣饒。佇看氛祲息,還珥漢廷貂。
甲在日,鳥中星。禮東后,奠蒼靈。樹春旗,命青史。候雁還,東風起。歌木德,舞震宮。泗濱石,龍門桐。孟之月,陽之天。億斯慶,兆斯年。
勝國運終圮,潢池爭弄兵。惟公起儒素,志在安蒼生。風塵昧寰宇,攬轡思澄清。誓將雙龍劍,截海屠長鯨。西江數十郡,寇盜紛縱橫。公時奉朝命,慷慨辭帝京。翩然乘單舸,萬里東南行。父老睹漢儀,簞壺欣并迎。間出敵人壁,重完吉安城。檄書傳將臣,戮力掃攙搶。當時忠義徒,猛氣沖冠纓。指期定恢復,奮激爭攄誠。惜哉事已去,雄圖竟無成。狂瀾既潰決,孤柱安能撐。徒揮魯陽戈,難挽落日傾。至今悲歌士,聞風為吞聲。魯連游邯鄲,片言定紛爭。謝傳起東山,談笑江左寧。嗟公雖不偶,千古同高情。可憐流俗子,錙銖論重輕。安知壯夫節,成敗何足評。余亦抱奇偉,囊錐常愿呈。慕公一寸心,金石同堅貞。布衣憂社稷,任重居公卿。九原不復作,長些衷難平。賦詩繼七哀,雪淚風悲鳴。
綠楊垂蔭草初芳,作伴青春去路長。飛夢已懸招隱桂,離情多贈合歡棠。歸心正喜隨單騎,晚食何須及萬羊。伏櫪壯心銷欲盡,不緣知己強為良。
嘉靖癸丑、甲寅,東南倭亂韶光都過亂離中,登眺覺心慵。青山城外望斷,愁絕黛痕濃。閑把酒,倚樓東,小梅紅。館娃煙草,香徑風蘭,長記游蹤。
客途涼雨送新秋,萬里煙波海上舟。不見甘泉在頂樹,故鄉誰道是瓊州。
臣心百折類抽絲,欲寫丹心退食時。那得朝廊千萬丈,代將牙笏為書思。
雞豚殆盡官軍過,豺虎猶存野老愁。萬一皇恩更寬大,會令戈甲變鋤耰。
不盡毛衣雪,絲絲出頂長。前身是漁父,白發似秋霜。片片藏明月,飛飛過夕陽。銜魚向何處,家在白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