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曲 其二
吳艷若芙蓉,乘舟弄湖水。
照影不知休,云鬟墜簪珥。
含笑忽回頭,見人羞欲死。
歸去入花谿,棹濺鴛鴦起。
吳艷若芙蓉,乘舟弄湖水。
照影不知休,云鬟墜簪珥。
含笑忽回頭,見人羞欲死。
歸去入花谿,棹濺鴛鴦起。
吳地女子美如芙蓉,乘船在湖水中嬉戲。對著湖水照影樂此不疲,云鬟上的簪珥都掉落水里。她含笑忽然回頭,看見有人后害羞至極。回家劃進花溪里,船槳濺起的水驚起了鴛鴦。
吳艷:吳地美女。
云鬟:高聳的環形發髻。
簪珥:發簪和耳飾。
棹:船槳。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作者或許在游覽江南水鄉時,被當地女子的美麗與活潑所吸引,從而創作此詩,展現江南地區的風土人情。
此詩主旨是描繪江南女子的嬌美與純真。特點是語言清新、畫面生動。在文學史上豐富了江南題材詩歌的內容,展現江南女子別樣之美。
落蘂漂香思碧蓮,嫩芳成實澹晴煙。
玉杯側露參差重,麟趾模金約略圓。
擷秀乍聞回急槳,薦新還許備加籩。
涉江不限芻蕘往,志服深希百疾蠲。
瑯琊山側白云溪,石壁何年李監題。
翰墨一時稱妙絕,塵埃數字尚端倪。
驚看龍虎潛光彩,恨使莓苔損角圭。
大呌發狂心未足,竹林幽賞負招攜。
代北屯兵盛,漁陽突騎精。棄捐看異域,感激問蒼生。
尚識榆關路,仍存漢郡名。可憐成反拒,未見請橫行。
先帝曾親伐,斯人昔徯征。大功危一跌,遺恨似平城。
往者干戈役,因之玉帛盟。權宜緩中國,茍且就升平。
名號于今錯,恩威自此輕。奈何卑圣主,豈不負宗祊。
事有違經合,功難與浴評。復讎宜百世,刷恥望諸卿。
封畛唐虞舊,氛祲渤碣清。遺黎出涂炭,故老見簪纓。
寒谷青陽及,幽都日月眀。此懷如萬一,高揖謝縱橫。
蕭蕭歸騎歷崔嵬,一見塵中耳目開。
授玉同為萬里使,望云先識二星回。
北荒鵬躍南溟去,西極馬循東道來。
世上應無此別遠,留連彊盡手中杯。
五云扶闕對南山,風獵丹邱燒影還。
鳯蓋斗回天北畔,瑤臺直到海中間。
漏寒錦帳遲歸夢,波暖金鐘艷醉顏。
誰在玉樓歌未足,林梢春鳥已關關。
訪政鳴堯鼓,旌賢走漢輪。
帝方驚主父,人已薦平津。
筆落三千健,恩頒尺一新。
歸來前席問,榮路邇嚴宸。
控帶洪流古帝城,欲尋舊事半榛荊。
六朝山色青終在,千古江聲恨未平。
設險邱陵荒蔓草,壓邨桑柘接新畊。
十年重到無人問,獨立東風一愴情。
始上蓬邱肅羽儀,舊更臺省著清規。
懷章又下芙蓉闕,候騎先瞻鳥隼旗。
楚澤潦收騰駕遠,廣陵濤起渡江遲。
吳中事事皆奇勝,還見風流太守詩。
朝光初上九門開,貝闕珠宮白玉臺。
真有燭龍浮渤澥,卻占云氣認蓬萊。
斗回暖景開鳴鶴,稍借新芳入早梅。
更覺年華無限賞,履綦重疊遶蒼苔。
游云銷盡月當空,危坐西軒快水風。
往恨忽從中夜起,賞心難與故人同。
鼠驚琴匣聞余響,螢度蓮塘見亂紅。
星薄漏稀猶不寐,寒聲通夕戰疏桐。
備物崇賓饗,斯鹽肖虎形。
熬波煩巧匠,象武示君靈。
天產參多品,秋嚴聳外庭。
炳文隨鏤刻,毅氣得儀型。
服孟非同趣,昭文亦異經。
碎身如見取,調鼎薦芳馨。
丞相華堂燕斝飛,君恩自與眾心期。
魯臺況值書云后,漢殿仍經喜雪時。
便有東風來翠幕,別翻新曲度瑤池。
可傷衰病無才思,欲續高吟愧色絲。
春闈只恐有遺材,據案重將信字開。
白石謾應歌寗角,黃金枉是起燕臺。
侵更競看倉惶筆,薄晚誰啣毷氉杯。
文字須從勤苦得,莫霑雙淚向塵埃。
莫登樓,樓外華燈人競游。
翠枝威威六素虬,鳴梢一聲從天頭。
金爐煙開雉尾收,正見月射雙瓊鉤。
半峰飛泉落驚漚,噓呵紫霧魚龍浮。
弦清管高脆欲流,霜寒雛鳳丹山愁。
臺上美人春風柔,舞腰回急寶釵投。
禁街特??香車留,簾疏的皪排星眸。
畫省宵閑空翠幬,束如窮兔離新罘。
況驚白髪心悠悠,安復繁華事輕裘。
寄言俠少誰為儔,爛醉玉樓歌始休。
從吏相望千里余,蓬蒿無以避空虛。
豈惟論議沈時俗,更覺精神耗簿書。
慚愧故人存雅素,殷勤佳句慰離居。
周南會是弦歌地,莫忘尋盟一起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