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中新蟬
脫塵還與比仙游,露腹何妨近品流。
嫩殼半遺紅藥地,細聲偏傍綠楊樓。
詩家取象吟難盡,畫格偷真意不休。
正好儒林擬緌紼,憑欄無苦預悲秋。
脫塵還與比仙游,露腹何妨近品流。
嫩殼半遺紅藥地,細聲偏傍綠楊樓。
詩家取象吟難盡,畫格偷真意不休。
正好儒林擬緌紼,憑欄無苦預悲秋。
蟬脫殼后超凡脫俗如同仙人遨游,露著腹部也不妨躋身高雅品流。嫩殼一半遺落在紅芍藥花之地,細微的蟬鳴聲偏偏繞著綠楊樓。詩人選取它的形象吟詠難盡意,畫家臨摹它的模樣意興總不休。正適合在儒林之中比作冠纓,憑欄之人不必過早地悲嘆清秋。
脫塵:脫離塵世,指蟬脫殼。
品流:品類、流別,這里指高雅的行列。
紅藥:紅芍藥花。
取象:選取形象。
畫格:繪畫的格調、風格,這里指畫家。偷真:臨摹真實的樣子。
儒林:指儒者之林,也泛指士林。緌紼(ruí fú):緌是古人帽帶下垂的部分,紼是大繩,這里用緌紼比喻蟬的觸須。
無苦:不必、不要。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身處館閣之類的環境,看到新蟬脫殼有感而發。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安定,詩人在閑適的氛圍中觀察自然,借蟬來表達自己的心境和人生感悟。
這首詩以蟬為主題,主旨是贊美蟬的超凡脫俗,鼓勵人們保持豁達心態。其特點是意象生動、意境優美、情感積極。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觀察力和獨特的審美情趣。
事遂鼎湖遺劍履,時來渭水擲魚竿。欲知賢圣存亡道,自向心機反覆看。一林霜雪未沾頭,爭遣藏休肯便休。學盡世間難學事,始堪隨處任虛舟。
銀漢斜傾玉漏殘,釵蟲熠熠照清寒。最憐今夜下弦月,一半娑婆樹不完。
天下奇觀,江浮兩山,地雄一州。對晴煙抹翠,怒濤翻雪,離離塞草,拍拍風舟。春去春來,潮生潮落,幾度斜陽人倚樓。堪憐處,悵英雄白發,空敝貂裘。淮頭。虜尚虔劉。誰為把中原一戰收。問只今人物,豈無安石,且容老子,還訪浮丘。鷗鷺眠沙,漁樵唱晚,不管人間半點愁。危欄外,渺滄波無極,去去歸休。
昔也惟珍一角麟,如今雙璧更驚人。今朝蘇子晉朝陸,許事從初又一新。
枉結柔情萬萬絲。千絲萬縷止空垂。臺城不系青驄住,肯向天涯系夕暉。
一點春風天正冬,不妨花下倒金鐘。扳條揀蕊輕輕折,只嗅清香醉殺儂。
莊周論絕跡,未若無行地。今知行地難,凌空乃甚易。習聞氣猶水,浮物水不啻。仰觀雖迅疾,閒暇得下視。山川掌中文,嗟此人間世。夕陽在我側,碧落故無際。遲遲吾行爾,父母國可至。斯人聊同群,詎作飛鳥逝。利人斯制器,而用以殺人。此非人性惡,得果由種因。茍能正其本,萬類自相親。必無強凌弱,何取力假仁。設險以守國,舊策難重陳。空中常來往,四海為比鄰。智者既創物,始知天牖民。王道信蕩蕩,請觀行同倫。
鳳樓高映綠陰陰,凝重多含雨露深。莫謂一枝柔軟力,幾曾牽破別離心。館娃宮畔響廊前,依托吳王養翠煙。劍去國亡臺殿毀,卻隨紅樹噪秋蟬。秾低似中陶潛酒,軟極如傷宋玉風。多謝將軍繞營種,翠中閑卓戰旗紅。高僧愛惜遮江寺,游子傷殘露野橋。爭似著行垂上苑,碧桃紅杏對搖搖。
去年春雪亦已晚,今夜臘歲如知時。誰云此乃農家福,摩挲枵腹聊慰之。
騣笠氈靴搭護衣,金牌駿馬走如飛。十三門里秋光冷,誰夢朝天喝道歸。
水北洛南,未嘗無人,不同者時。賴交情蘭臭,綢繆相好,宦情云薄,得失何知。夜觀論兵,春原吊古,慷慨事功千載期。蕭如也,料行囊如水,只有新詩。歸兮。歸去來兮。我亦辦征帆非晚歸。正姑蘇臺畔,米廉酒好,吳松江上,莼嫩魚肥。我住孤村,相連一水,載月不妨時過之。長亭路,又何須回首,折柳依依。
初染嬌黃勝鴨雛。秋來黃葉半焦枯。人間重奏哀蟬曲,齊女魂歸解聽無。
數點枝頭黏白玉,一年春意動黃鐘。為渠拚受風流罪,只恐風流不到儂。
立于萬物先,向明我得天。衰殘何足嘆,皦日在窗前。中庭力掃除,一潔已可喜。天下誠吾憂,聊以俟君子。弈秋著一子,殘劫變新局。誰知夜起庵,得此柳下屋。舉國欲何依,無主自致亂。老夫略識涂,诪張莫為幻。黃金數萬斤,六計皆出奇。沛公能不問,得以恣所為。擾攘二十載,蒼生何以生。誰能不嗜殺,未可更論兵。
新晴馀雪日光同,更遣狂花落晚風。結習已空衣不染,何妨天女戲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