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南歸
兵塵猶澒洞,僧舍亦征求。
師向江南去,予方轂下留。
風霜兩足白,宇宙一身浮。
歸及梅花發,題詩寄隴頭。
兵塵猶澒洞,僧舍亦征求。
師向江南去,予方轂下留。
風霜兩足白,宇宙一身浮。
歸及梅花發,題詩寄隴頭。
戰亂的煙塵還彌漫動蕩,連僧舍也遭到搜刮。師父你要前往江南,而我卻留在京城。一路上風霜染白了你的雙腳,你獨自一人在茫茫天地間漂泊。等你回去時梅花盛開,記得題詩寄到我這里。
澒洞(hòng dòng):彌漫無際、動蕩不安的樣子。
征求:征收、搜刮。
轂下:指京城。
隴頭:泛指寄信之處。
此詩創作于戰亂時期,社會動蕩不安,百姓和僧舍都受到戰亂影響。詩人在京城,友人要前往江南,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對比鮮明。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蕩,在文學史上展現了戰亂時期文人的情感表達。
漳泉兩州,分地太平。
永安龍溪,山高氣清。
千年不惑,萬古作程。
仿佛之間一倍楊。
放榜只應三月暮,
登科又校一年遲。
牛領岡頭,
紅簫籠下。
葬用兩日,
手板相亞。
李祜西王逢吉昌,
上德兌興丹莫當。
不怕羊入屋,
只怕錢入腹。
?雷電,運玄星。
摧兇惡,亨利貞。
干降精,坤應靈。
日月象,岳瀆形。
上土巴灰除虛除,
伊尹東北八九余。
秦趙多應分五玉,
莫交牽動青豬足,動即炎炎不可撲。
鷙獸不欲兩頭黃,黃即其年天下哭。
日為箭兮月為弓,四時躬人兮無窮。
但得天將明月死,猿啼鳥嘯煙蒙蒙,千年萬年松柏風。
石敢當,鎮百鬼,壓災殃。
官吏福,百姓康。
風教盛,禮樂昌。
山水誰無言,
元年有福重修。
由來秉節世無雙,
獨守孤城死不降。
何似知機早回首,
免教流血滿長江。
兔子上金床。
潮水來,巖頭沒。
潮水去,矢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