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陳希夷
不信先生語,剛來帝里游。
清宵無好夢,白日有閑愁。
世態既如此,壯心應已休。
求歸歸未得,吟上水邊樓。
不信先生語,剛來帝里游。
清宵無好夢,白日有閑愁。
世態既如此,壯心應已休。
求歸歸未得,吟上水邊樓。
我當初沒信先生您的話,剛來到京城游歷。清冷的夜晚睡不好覺,白天也總是憂愁。世間的情況既然是這樣,我這壯志也該沒了。想回去卻回不去,只能登上水邊的樓吟詩解悶。
陳希夷:即陳摶,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學者、隱士。
帝里:京城。
清宵:清靜的夜晚。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可能是聽從陳希夷勸告,但未采納,來到京城。然而在京城的經歷并不順遂,面對復雜的世態,壯志難酬,從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在京城的不如意和想歸不得的愁緒。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能反映當時文人在追求理想過程中的迷茫與無奈。
目昏畏附火,枯坐寒窗中。破褐著絮重,虛豆兼冰崇。病骨于此時,浮屠屹撐空。呼兒檢馀歷,記日待春風。雖欣解凍近,翻驚紀年窮。貰酒欲自廣,無錢似陶翁。
育王名剎古流傳,燈火于今幾百年。舍利有光垂半榻,雨花無數散諸天。鐵輪高揭晴軒外,玉幾端臨寶閣前。最憶能吟澹游叟,東湖先渡月波船。
吳若未亡齊未寒,辭人微意寓毫端。當時借為胥祠發,似誚諸人訃契丹。
如山似岳起煙云,爭柰根資故未純。整頓乾坤成萬類,要還林下洗心人。
君行巫陽道,妾住渚宮湄。莫戀荊臺樂,輕拋桃李時。
悟得浮生理,翛然懶是真。移松延宿鶴,減飯及修鱗。父子長相別,詩書不救貧。殊方喜安穩,消息近來頻。
閑傍蒼苔數落花。
勿輕三士各鳶肩,氣吐虹霓詩涌泉。共與扶持加藥餌,要令山澤著臞仙。
誰挽天河瀉翠崖,一條飛瀑界煙霞。只愁風力半天勁,吹向人間作雪花。
數盆頗惜梅花瘦,莫解殘年抑郁心。驚怪暗香來鼻觀,故人魂夢忽相尋。
吉父英雄姿,夙負濟時略。不受帝王知,遂工賢圣學。著述逾三車,臥游歷五岳。至今尚典刑,遺像儼丹雘。
初秋兩兩留蓂莢。算恰是、生申佳節。祝君壽閱八千秋,歲歲對、長空皓月。威宣比部推剛決。氣凜凜、秋霜爭烈。灘頭雙鶒看飛來,便有詔、催歸天闕。
聞道陽都女,連娟耳細長。自非黃犢客,不得到云房。
帝都花下佛名經,獨旅荊南漢客星。貴竹幾年無解甲,遼城何日擬還丁。寓公且賦非吾士,太史仍書舊御屏。當寧即今勤憲老,四朝人物剩儀刑。
老骨寒不寐,夜長況聞風。心悸危欲折,局蹐敗絮中。雞鳴當晨參,馬疥芻不充。山童衣百鶉,喚之愧匆匆。求火掃木葉,庭樹亦已空。決起不敢怠,曙光屋南東。茍遂牛馬性,歸放春草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