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
古寺聳山椒,公堂去不遙。
尋僧忘俗慮,盤道出塵囂。
疏箔卷煙霧,明時望泬漻。
漁翁江上立,指我在云霄。
古寺聳山椒,公堂去不遙。
尋僧忘俗慮,盤道出塵囂。
疏箔卷煙霧,明時望泬漻。
漁翁江上立,指我在云霄。
古老的寺廟矗立在山頂,官署離這里也不遠。我尋訪僧人忘卻了世俗的憂慮,沿著盤繞的山路走出了塵世的喧囂。稀疏的簾子仿佛卷著煙霧,在晴朗的日子里眺望空曠的天空。江上站著一位漁翁,指著身處高處的我,仿佛我在云霄之上。
山椒:山頂。
公堂:官署。
疏箔:稀疏的簾子。
明時:晴朗的日子。
泬漻(jué liáo):空曠清朗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世俗事務的紛擾中,在游覽古寺時有感而發。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定的世俗壓力,詩人借此尋求心靈的解脫。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超脫塵世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精神世界的追求。
越臺枕郊郭,吟眺喜逢秋。山向庾關斷,江從郁水流。
菊湖荒蘚沒,花塢夕陽愁。極目鴻圖外,蒼蒼云樹浮。
南國新秋至,憑高憶所歡。欲裁芳杜曲,遙寄碧云端。
落木城邊暮,孤鴻天際看。危岑一以眺,滄海正漫漫。
知爾愁驅馬,何人遣牧羊。
歸仍張廌竹,產乏葛家桑。
小苑驕梁客,雄風答楚王。
千秋君自愛,赤管似差強。
云山飄渺共低迷,
萬木青蔥入望齊。
直欲舉頭天外看,
紅塵隔斷數峰西。
偶種階前竹數根,引風招月伴清樽。
春來為愛臨階竹,今日翻嫌竹礙門。
過午城中走帖還,老夫對酒社東山。詩家進步如撐艇,又上前溪一兩灣。
傍花隨柳興飄飄,澗水牽情到石橋。勃窣未堪還自笑,眼前剛好被春撩。
不坐人間彩鹢舟,怕逢漁父問因由。君家酒艇輕于葉,試遣長須為我謀。
拍月縈爐一小舟,欲窮仙島路何由。須君一見安期老,指點蒼茫為汝謀。
渡江桃葉郎莫歌,
巴西竹枝愁更多。
黃塵百丈水花黑,
把酒勸郎無渡河。
脫帽單衣,無言悄立蒼厓畔。
態濃顰淺。依約年時見。
九畹騷心,省識東風怨。
樽前按。一聲腸斷。淚濕青衫滿。
海上蓬山路杳然,
目前困苦最堪憐。
人人飽吃黃粱飯,
一枕安眠便是仙。
淮海維揚次第游,今來又泊武昌舟。
洞庭秋色浮空遠,漢口江聲入夜遒。
自歷紅羊長作客,為尋黃鶴獨登樓。
歸程代我殷勤數,遙念高堂有白頭。
素色清薰出俗華。臘前花。
軒前愛日掃云遮。幾枝斜。
月淡紗窗香暗透,白于紗。
幽人獨酌對芳葩。興無涯。
香溫茶熟清宵靜,試理琴囊。又點書囊。小院無人怯嫩涼。
裁將半幅泥金紙,寫了云章。印了瓊章。擬貼風軒與月廊。
風帆戰艦入沙洲,
不動云煙一豫游。
只見晴光安水面,
潮聲靜里卷潭湫。
舟航便臥疾,衾枕屢曾移。
鼓柁謀多拙,彈冠老自疑。
東皋三歲賦,西署幾篇詩。
儻乞殘生去,躬耕尚未遲。
柳外尋春,花邊得句,怪公喜氣軒眉。陽春白雪,清唱古今稀。曾是金鑾舊客,記鳳凰、獨繞天池。揮毫罷,天顏有喜,催賜上方彝。
只今江海上,鈞天夢覺,清淚如絲。算除非,痛把酒療花治。明日五湖佳興,扁舟去、一笑誰知。溪堂好,且拼一醉,倚杖讀韓碑。
層層鳥道亂云通,巖際靈泉漱石宮。
穿塢柳風吹鬢綠,傍巖花影落杯紅。
仇池往事真成幻,勾漏丹成已馭風。
留此好山供勝賞,不辭歸路夕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