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勸駕一首
番禺文物于今盛,閩浙彬彬未足夸。
丞相宅曾住南郭,鼎魁坊止在東家。
好陳董子三篇策,莫看唐人一日花。
珍重詔書相勉意,士先器識后詞華。
番禺文物于今盛,閩浙彬彬未足夸。
丞相宅曾住南郭,鼎魁坊止在東家。
好陳董子三篇策,莫看唐人一日花。
珍重詔書相勉意,士先器識后詞華。
如今番禺的文化教育十分興盛,閩浙地區的文雅之風都不值得夸贊。丞相的住宅曾在城南,鼎魁坊就在東邊鄰家。你們要好好陳述董仲舒那樣的三篇策論,不要只看重唐人科舉得意一日看花的榮耀。要珍惜詔書勉勵的心意,讀書人應先培養器量見識,再追求文辭華麗。
番禺:地名,在今廣州。
文物:指文化教育。
彬彬:文雅的樣子。
丞相宅:具體所指待考,可能是當地有名望丞相的居所。
鼎魁坊:科舉中狀元者居住之地。
董子三篇策:董仲舒曾向漢武帝上《天人三策》。
唐人一日花:唐代孟郊考中進士后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之句。
器識:器量與見識。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當時番禺地區文化教育蓬勃發展,科舉氛圍濃厚。作者可能是當地官員或文人,借勸駕之機,鼓勵學子們在科舉之路上注重真才實學,不要貪圖一時的榮耀。
這首詩主旨是勸勉番禺學子在科舉中注重學識和品德修養。其特點是語言質樸,勸勉之意明確。在當地文化教育方面有積極的引導作用,反映了當時重視人才培養和品德教育的社會風氣。
萬里都門春復春,雕梁燕壘又更新。呢喃相向如相訝,不是燕人是晉人。年年作客客華堂,歸燕殷勤話暖涼。飛過回廊還對語,主人何事鬢成霜。
卸卻征衫敞葛襟,素磁僧舍浥清芬。高槐風動層層影,滿地莓苔蕩綠云。
十年閉戶不作舞,為客一整紅羅裙。莫倚琵琶解寫怨,朱簾垂下阿誰聞。
玉階曉漏辭明主,郎星一點光如許。鳧舄南飛鄂渚云,蘭舟夜泊湘江雨。清時制錦掄奇才,須令百里淳風回。鳳皇山上試登覽,桃李盡向春陽開。嘉政無慚古三異,魯恭千載稱循吏。
洞仙關外路悠悠,疏樹晴煙澹似秋。政喜江山渾入畫,十年重上月波樓。
吾聞嶧山桐,猗猗排秀干。棲鸞宿鳳信所奇,眾木紛紛何足算。嗚呼,天相彼質,復虛彼心。故其聲之隱也無閡,其動也無留。有叩而鳴,體佚而休。嘉上人之妙齡兮,無適俗之卑韻。剛有擬于斯桐兮,廓中虛以受訓。異速成之朝榮兮,培益厚而日敏。悼像末之寥寥兮,蹇吾道之不振。續芳塵于祖席兮,他日非桐虛上人者而復誰何哉。
短衣匹馬氣縱橫,無數青山管送迎。獨立金鰲一昂首,此行端不負生平。
隱隱遙分樹色,蕭蕭似聽風聲。何處江傾海墮,隔山霧白煙明。
一聲欸乃客驚眠,月落星稀欲曙天。曲曲碧波飛白鷺,片帆剪破半湖煙。
此身長健。還卻功名愿。枉讀平生三萬卷。滿酌金杯聽勸。男兒玉帶金魚。能消幾許詩書。料得今宵醉也,兩行紅袖爭扶。
涼云淡月。又到黃花節。幾陣西風催落葉。驚起亂蟲悲咽。那更斷腸人聽。畫樓愁倚銀屏。囑語今宵好夢,夢中切莫愁生。
寒蟬鳴野樹,旅雁過秋蓬。嶺外皆紅葉,城邊有綠桐。身虛苦夏熱,多病愛清風。山色猶然在,人顏漸不同。幸無烽火事,喜有智神功。
日轉芭蕉雙竇鳴,飛飛蜂蝶喜新晴。衰翁醉臥溪園里,一曲春牛和國馨。白發跏趺溪樹根,還從地主見諸孫。醉中自唱漁家傲,擊碎花邊老瓦盆。
誤隨煙艇武陵溪,未見桃花路已迷。云掩九扉風露冷,又吹殘夢夕陽西。洞煙溪月晚來村,白酒青魚旋捭豚。納納乾坤元許闊,何須頭上自安盆。前村風日熟新粳,尚記來時帶雨耕。大化驅人人未喻,等閒文字過平生。竹外蒲牢叩曉鯨,玉珂金鑰恍心驚。斷章韓愈賒七字,臣罪當誅王圣明。兄弟親知各異方,仆夫痡困馬玄黃。惟吾臭味李夫子,不為無人不肯芳。湓浦猿哀杜宇啼,琵琶彈淚送人歸。誰言蘇白名相似,試看風騷赤壁磯。來時犖犖漢三明,浦雪江風爾許情。今度王郎隔湘水,夢馀環佩玉玱琤。
御溝春水蔭垂楊,天壽山前輦路長。父老共歡迎萬乘,豫供田燭待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