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和徐潭二首 其一
從今快活安斯寢,那復辛勤陟彼岡。
萬里路曾雙不借,四天下只一禪床。
寬如馬驛名方丈,劣似雞棲即客房。
自唱山歌樵牧和,底須論著學班揚。
從今快活安斯寢,那復辛勤陟彼岡。
萬里路曾雙不借,四天下只一禪床。
寬如馬驛名方丈,劣似雞棲即客房。
自唱山歌樵牧和,底須論著學班揚。
從現(xiàn)在起快樂地安心睡覺,不再辛苦地去攀登那山岡。曾走過萬里路靠的是一雙腳,整個天下不過一張禪床。寬敞得如同馬驛的地方叫做方丈,簡陋得像雞窩的就是客房。自己唱起山歌有樵夫牧人應和,何須著書立說去學班固和揚雄。
陟彼岡:登上那山岡。陟,登。
雙不借:指草鞋,這里代指雙腳。
四天下:指整個天下。
方丈:佛教寺院中住持的居室或客殿。
劣似:比……差,像。
底須:何須。
班揚:指班固和揚雄,都是漢代著名的文學家,以著書立說聞名。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經(jīng)歷了人生的起伏,對世俗的追求感到疲憊,從而向往一種簡單、自在的生活。在這種心境下,他創(chuàng)作此詩來表達自己對新生活的感悟和態(tài)度。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對世俗名利的淡泊。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超脫。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體現(xiàn)了詩人獨特的人生態(tài)度和創(chuàng)作風格。
野徑苔侵戶,閑階月到廊。
欣逢禾黍日,為制薜蘿裳。
雨霽千林碧,霜清一葉黃。
興來吟抱膝,未肯讓羲皇。
斜月橫空酒未闌,
擁爐猶憚朔風寒。
誰知戍卒邊城夜,
起馬烽前雪滿鞍。
坡潁風流幾許年,依然夜雨落花邊。
白頭故媼釜忘轑,紅頰諸孫衣解牽。
聚雁沙平江百折,養(yǎng)鵝水暖柳三眠。
行廚洗玉更為壽,父老來看許近前。
指東方、太陽升處,朝霞紅燦如許。仰風細草黏天綠,消得幾多溫煦。花解語。正萬紫千紅,繡出行春路。垂楊自舞。競點染江山,爭妍斗彩,盡意展金縷。
韶光好,未讓鶯猜燕妒。無私天際風露。澧蘭沅芷飄芳烈,待子殷勤擷取。傾肺腑。看南岳生云,相共謳歌去。大河東注。寫壯闊波瀾,輝煌禹域,不用感遲暮。
東岸艬船拋石門,
西山炊煙連白云。
竹籬茅舍作晚市,
青蓋黃旗稱使君。
夢里招招畫舫催,鴛湖鴛翼若為開。
此時對月虛琴水,何處看云過釣臺。
惜別已同鶯久駐,銜書應有燕重來。
只憐不得因風去,飄拂征衫比落梅。
偃蹇空山里,新亭淚眼開。
黃雞催日去,蒼狗幻云來。
身世鸞棲棘,功名蟻夢槐。
閒愁無處遣,黑劫正飛灰。
洪流吞絕壁,危堞掛長虹。一睹江山麗,方知詞賦工。野煙低晚照,舊恨問東風。欲寫前朝事,憑欄想像中。
三分堪一笑,兩賦足千秋。成敗渾如夢,山川尚帶愁。潮來疑戰(zhàn)鼓,葉落想殘舟。多少英雄淚,長江不盡流。
昔人浮一葉,我輩上層臺。斗酒兼魚至,東山送月來。雄風催作賦,霜氣避傳杯。郢調今還幾,因君問楚材。
乘舟能犯斗,倚檻亦摩霄。道士如相遇,飛仙或可招。臺高堪抱月,夜靜憶吹簫。嘆息詞人去,江城倍寂寥。
一瞬成陳跡,乾坤大轉輪。江山非屬我,風月偶隨人。乘興騎孤鶴,毋勞吊逐臣。安知今夜客,不是德云身。
石闌點筆稱題詩,
樹底輕涼拂面時。
誰唱畫屏團扇曲,
侍兒猶是謝芳姿。
一葉落,天下秋,
看看空際火云收。
萬里長江凈如練,
謝家人不在漁舟。
高閣掩春殘,香冷衾單,滿城桃李盡朱顏。自分與花同福命,長是心關。
道遠寄書難,盼煞平安,多因身在翠微間。歸看雙鸞妝鏡里,一樣春山。
倘來事已付茫茫,朝野皆知故態(tài)狂。
視草偶曾稱學士,看花未了失臺郎。
賈生作賦先揚馬,屈子分騷與景唐。
絕筆且宜高束起,要賡黃鵠和芝房。
記來長坂被秋蘭,風磴依然苔蘚瘢。
傍母眠鳧沿略彴,將雛語燕上闌干。
碧梧又驗三年閏,青竹微增六月寒。
更愛殷勤留客意,一時檐溜作驚湍。
世事全無只恁閒,
光陰閒里故相關。
欲將睡去消磨日,
睡得醒時日未闌。
一年客易又秋風,枕簟涼生竹院東。斷續(xù)戍樓聞畫角,翱翔云路起征鴻。興悲宋玉情堪托,作賦歐陽句自工。中夜偶然驚夢覺,挑燈我亦問奚僮。
世事紛紜似亂蓬,一年容易又秋風。連營刁斗音相遞,隔地烽煙道未通。騏驥已空今冀北,鴟鸮猶踞古江東。中流擊楫平生志,無米之炊計易窮。
火云收盡見長空,獨憑危欄遠望通。幾日寂寥因醉酒,一年容易又秋風。鄰砧聲急傳深巷,墻柳陰疏憶故叢。最是落花如雨后,不堪回首向城東。
月冷霜高夜氣沖,殘燈四壁遍吟蟲。琴書有味堪為伴,山水多情最系衷。半世浮沉嗟往事,一年容易又秋風。可憐早歲干云氣,浪擲居諸玩愒中。
柴門深閉寂寥中,抱甕攜鋤興未窮。詩思滿懷宗白傅,菊花盈把感陶公。氣消溽暑來新雁,韻易清商入爨桐。靜里不知時序改,一年容易又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