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八首 其一
莫信天高虎守關,懶龍至此不容蟠。
須臾雨慰三農望,膚寸云彌六合間。
愈謂勾龍功配社,軻云后稷道同顏。
老儒負耒今無力,也趁田丁種蒔還。
莫信天高虎守關,懶龍至此不容蟠。
須臾雨慰三農望,膚寸云彌六合間。
愈謂勾龍功配社,軻云后稷道同顏。
老儒負耒今無力,也趁田丁種蒔還。
不要相信天高就有老虎守關,慵懶的蛟龍到這里也不容它盤踞。一會兒雨就滿足了農民對雨水的期望,小塊的云彌漫在天地四方之間。韓愈說勾龍的功勞可配享土地神,孟子說后稷的品德和顏回相同。老儒生扛著農具如今已沒力氣,也跟著農夫去耕種了。
莫信:不要相信。
蟠:盤曲而伏。
須臾:一會兒。
三農:指春、夏、秋三個農時。
膚寸:古代長度單位,一指寬為寸,四指為膚,形容云極少。
六合:指天地四方。
勾龍: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共工之子,能平水土,被祀為后土之神。
配社:配享土地神。
后稷:古代周族的始祖,善于種植各種糧食作物。
道同顏:品德和顏回相同。顏回是孔子的得意弟子。
負耒:扛著農具。
種蒔:栽種,種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對雨水滿足農事期望的描述來看,可能創作于當地經歷干旱后降雨的時期。當時社會以農業為主,雨水對農事至關重要,詩人可能在看到降雨緩解旱情后有感而發,同時借古代賢能表達對社會賢德之人的期盼。
這首詩主旨圍繞降雨對農事的重要性,突出甘霖降臨的喜悅。特點是用典自然,將神話與現實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農業社會風貌和文人對農事的關注。
朝為感興吟,暮作感興吟。
何者最可憐,淚盡枯人心。
身后多所化,所遇或淺深。
奈何姝姝人,色裹矜冠襟。
野芳必在擷,濁酒必在斟。
死題善人表,生托君子林。
置之勿復言,愁陰復愁陰。
神仙窟宅會四明,氣候中和開二月。是間表表韋平家,奎閣明良拱天闕。
前周后魯岌相望,孕昴降嵩天所設。大慈平等現官身,思日贊襄盡臣節。
平生履狶真益下,余刃磔牛何慮缺。道逢不平忽偉事,坐覺日月妖氣豁。
未嘗示袒勃安劉,亦復和羹商得說。由來轉物得三昧,政爾成風聊一吷。
涵濡少海益重潤,運動紫樞高柄揭。邇來邊瑣向平寧,西土民艱隨殄滅。
撞搪噭呼間未免,寸地尺天吾忍免。公身固已佩安危,公壽應當等溟渤。
花明柳暗沙堤外,著眼昌昌見春物。想當鳳沼引夔龍,內樂宮壸儼成列。
天皇酌醴賜加勞,詞人第頌歌明哲。會令宇宙還帖泰,要與鴻蒙論融結。
此時桃李競新枝,草木恩光相煥發。小儒囿身坱圠內,獨駕封軺來百粵。
惟當歲獻南山詩,長與天朝夸突兀。
心兮如太虛,何惡亦何愛。
吾廬寄吾興,妙處端有在。
于中忘歲時,疇覺屢遷代。
但知曲肱眠,居然樂其內。
無事戶不出,此意誰能會。
更約素心交,攜書靜相對。
雪后天正碧,須臾白龍鱗。
暮寒急歸鳥,新月生微顰。
帝居時節正,物肅天地仁。
黃旗在何方,指畫分星辰。
拊攔發浩嘆,肝膽空輪囷。
兒女顧我笑,微霜濕衣巾。
典衣沽美酒,鑄金買艷歌。青燈炯長夜,如此粲者何。
平生有廉藺,方駕欲更過。低顏兒女中,鬰若鷹在羅。
酣望八極表,老淚如懸河。諸兒頗嗤黠,見謂同一波。
相如混滌器,謝鯤困擲梭。古來賢達人,細過非所科。
竊愿天子圣,朝廷半丘軻。青春深農桑,東盡青齊阿。
坐今倡樓女,委棄黛黑螺。下里羞陽春,中宮張云和。
我為太平人,短褐生橐駝。醉魂招漫郎,或有石可磨。
四野山圍面面屏,何人結屋趣方成。
好風吹過半湖碧,白鳥飛邊一點明。
乘興半春攜酒約,隔山遙夜讀書聲。
買鄰為愛茅齋近,試倩詩人狀此情。
人生富貴多繁華,每遇誕日張綺羅。高堂賓從擁朱紫,金尊捧歡傾流霞。
青春未暮神仙醉,舞腰回雪皓齒歌。難逢樂事買歡笑,千金不惜如泥沙。
貧家相去一何遠,自嘆居里非鳴珂。平時只甘陋巷味,啜菽飲水之日多。
不知今朝是生旦,東鄰旋問酒可賒。烹鮮擊肥非不愿,一室懸磬將如何。
阿爹從容呼兒語,我有至樂非由他。立身亦足顯父母,聲名不必登高科。
顏色茍能奉親歡,悅口不存旨與嘉。滿堂雖無金玉富,六籍諸子幸滿家。
日率兒曹勤誦讀,行慕顏閔心孔軻。但得門庭無外事,竹林足以長婆娑。
子順親慈有余樂,自然福至由家和。籬邊晚菊知人意,歲歲來薦黃金花。
翠岳竦神秀,玉衡直三臺。
上有長生君,含光赤城臺。
陽崖燁金芝,陰壑生碧苔。
獨立云在下,一嘯仙俱來。
丹郎醉不醒,玉女聲如孩。
帝鄉風自寒,洞口花長開。
所嗟塵埃中,那有神仙才。
秦皇漫東海,漢武空蓬萊。
涼月在木末,我行出林坰。
林坰何所事,愛此朝氣清。
池荇浥風露,灑灑醉夢醒。
來禽俯清泚,相照臉色頳。
悠然到瓜田,鉤蔓亦軒騰。
萬物咸得宜,吾生亦何營。
攝身上諸峰,我無千手目。神交庶子泉,夢老王官谷。
平生林壑趣,魚鳥即往復。杼山落何許,面勢工設伏。
故人郊居賦,雌霓從眾讀。大聲嗑黃華,令德猗綠竹。
永言乘樏叟,會計踵納麓。方尊讀書倚,肯效舞經祝。
幸當草木近,安事筳篿卜。顏公況華扁,江令有余馥。
騫掀鵬摶海,夭矯龍起陸。于焉峙橫閣,渠是伯夷筑。
何年黃金彈,雞狗隨蹋踘。還持揮蠅扇,靜對振鷺瀑。
前山入手版,后水激帽屋。風聲逐孫登,星采向荀叔。
誰能治西曹,束帶望賜沐。清客班雜坐,動處草皆蓼。
乾坤磨旋蟻,身世蕉覆鹿。異時留峴首,羊公難諱獨。
我家碧鸛弟,盡用當執殳。
摧顏伴老翁,意欲化白鳧。
娟娟熨帛手,見之感無襦。
坐念粟布謠,於乎予何誅。
取求不汝瑕,霸心生斷袪。
請觀澤中鴈,一一稻粱圖。
謂公目光謝牛背,公視赤子未脫繃。
謂公足跡躡龍尾,公守凍壁如癡蠅。
看公進退無一可,公欲自判何方憑。
邇來詔書下峻層,趣公入趁花底根。
腰龜杖節亦已了,持橐上雍須公能。
公言臣是江西獰,坐中十言九帶棖。
滿朝貴人面雪色,可忍一一為臣頳。
吉州城南水如澠,有蔞可絲魴可罾。
書生說食涎已滿,寄謝龍闕雙觚棱。
祝融海王神最靈,胡能呵霧遮前程。
堂堂大舸截江去,天吳擊鼓馮夷迎。
孰居其間為此爭,東西欲奪公無情。
眾生焦灼大火聚,公但抱寶眠清冷。
才難嘆息古猶今,使節雙持委寄深。
真主厲精思吏治,累朝忠孝結人心。
激揚正頼扶風憲,欽恤惟存布德音。
吏稱民安兩無事,不妨丹扆獻規箴。
靈谷神仙宅,言歸肆目新。
山光遠如畫,秋色老于人。
世事棋爭劫,人心海變塵。
功成思范蠡,湖上一閑身。
此行閩嶠吾能數,行盡天南未了青。
莫倚看山韜墨本,要須入界挾圖經。
西湖楊柳云生鏡,東阜離支錦作屏。
欲托翁冰烏石篆,請公作屋與新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