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韓母李氏
持家霜滿鬢,誓口鐵為心。
兄戴萬鍾祿,黔婁一布衾。
嘉賓懷截發,孤女感抽簪。
遺慶觀賢子,交游屬望深。
持家霜滿鬢,誓口鐵為心。
兄戴萬鍾祿,黔婁一布衾。
嘉賓懷截發,孤女感抽簪。
遺慶觀賢子,交游屬望深。
李氏操持家務到雙鬢斑白,立下誓言心如鐵石般堅定。她兄長享受著豐厚的俸祿,而她丈夫卻如黔婁般貧寒,僅蓋著一條布被。賓客來訪時,她有像陶侃母親那樣剪下頭發待客的風范;艱難時,她如孟母抽簪斷織般激勵子女。留下的福澤能從她賢能的兒子身上看到,人們與她交往對其家族期望深厚。
霜滿鬢:形容頭發因操勞而變白。
誓口鐵為心:指立下堅定的誓言,心意如鐵石般堅定。
萬鍾祿:指優厚的俸祿。鍾,古代容量單位。
黔婁:戰國時齊國的貧士,這里比喻李氏丈夫貧窮。
截發:東晉陶侃母親剪發換酒招待客人的典故,體現待客真誠。
抽簪:孟母抽簪斷織,以激勵孟子努力學習,這里指李氏激勵子女。
遺慶:指留給子孫的福澤。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在李氏去世后,作者為表達對她的敬意和悼念而作。當時社會重視女性的賢德操持,李氏以其品德和行為贏得人們尊重,作者通過此詩贊揚她的一生。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李氏的賢德品質和操持家庭的功績。其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對比鮮明,生動展現了李氏形象。在文學上,它以質樸語言表達真摯情感,是對傳統女性美德的歌頌之作。
亂后交朋星散居,如君那得易親疏。耐多但有客滿座,忙絕不令兒廢書。萬里山河蓬鬢底,一春風雨杏花初。閒身共遜耽詩老,野服枯藤得自如。
一帶不結心,兩股方安髻。慚愧白茅人,月沒教星替。
峽水劍戟獰,峽舟霹靂翔。因依虺蜴手,起坐風雨忙。峽旅多竄官,峽氓多非良?;牟豢汕?,滑習積已長。漠漠涎霧起,龂龂涎水光??寿t如之何,忽在水中央。
西漢風流古到今,油油卮酒待青襟。后堂不許聞歌舞,始覺先生見與深。
雪耳紅毛淺碧蹄,追風曾到日東西。為驚玉貌郎君墜,不得華軒更一嘶。
造物于我厚,一切使我薄。瓶中有儲粟,持此臥云壑。弊衣取茍完,得味在藜藿?;B予友于,尊酒不獨酌。床頭堆故書,敗履置床腳。未嘗身沒溺,何與世濁惡。正如散馬牛,不識穿與絡。異時老髑髏,會有南面樂。
橙花亦娟娟,照水弄清白。孤香少人知,黃蜂自為客。
圣明太上,天子有尊。玉坐高拱,慈顏睟溫。震禁嘉承,朝弁昈分。盛禮縟典,邃古未聞。
閒情向老入無鄉,褉飲煩君特地忙。一寺石能分竹氣,半城山欲障江光。醵錢詛虜真何益,結隊嬉春信太狂。曲罷不愁波浪起,畫船歸載晚風涼。
橫海年年苦聽笳,避兵日日欲移家。大風底更狂吹我,飄泊遠逾楊白花。
極目王畿四坦然,方輿如地蓋如天。始知恃險不如德,去殺勝殘已百年。
閣外盆蕖競曉風,翠蕤碧蓋護新紅。移來華岳峰頭種,幻作仙人掌上工。丹渥晴云涵綵幕,芬菲瑞靄散彤宮。調元再見敷成日,栽植誰非燮理功。
剩結茱萸枝,多擘秋蓮的。獨自有波光,綵囊盛不得。
瑞日當天。對絳闕蓬萊,非霧非煙。翠光覆禁苑。正淑景芳妍。彩仗和風細轉。御香飄滿黃金殿。喜萬國會朝,千官拜舞,億兆同歡。福祉如山如川。應玉渚流虹,璇樞飛電。八音奏舜韶,慶玉燭調元。歲歲龍輿鳳輦。九重春醉蟠桃宴。天下太平,祝吾皇,壽與天地齊年。
東風吹盡滿林花,底用無涯始有涯。飲量素慳難止酒,客懷雖惡少思家。已諳世味荼如薺,未信仙人棗似瓜。為愛綠陰春晝永,出門轉覺換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