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樂平吳燊書鈔用與伯紀韻
病思羈懷少豫忻,暮年猶幸友多聞。
千枝管禿因稽古,一啜芹甘欲獻君。
明主何曾輕樸學,后儒大率讀今文。
藏山俟圣吾儕事,何必時人好子云。
病思羈懷少豫忻,暮年猶幸友多聞。
千枝管禿因稽古,一啜芹甘欲獻君。
明主何曾輕樸學,后儒大率讀今文。
藏山俟圣吾儕事,何必時人好子云。
生病時的思緒和羈旅的情懷很少有愉悅之感,好在晚年還有見多識廣的朋友。為了研習古代文化,寫禿了無數支筆;嘗到知識的甘甜,想把感悟獻給友人。賢明的君主從未輕視質樸的學問,后世儒生大多只研讀今文經。把著作藏于名山等待圣人的認可,這是我們該做的事,何必在意時人是否喜歡揚雄那樣的文章。
豫忻:愉悅。
多聞:見識廣。
管禿:筆寫禿了,形容勤奮寫作。
稽古:研習古代文化。
啜芹甘:品嘗到知識的甘甜。
樸學:質樸之學,指古代經史之學。
今文:今文經,漢代學者傳述的儒家經典,用當時通行的隸書記錄。
藏山俟圣:把著作藏于名山,等待圣人來評定。
子云:揚雄,字子云,西漢學者、辭賦家。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暮年”可推測是詩人晚年所作。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學術風氣的轉變,后儒多偏向今文經,而詩人堅持質樸的學問,與友人交流中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學問的堅守和追求,不迎合時俗。其特點是情感真摯,以質樸語言闡述深刻道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學術氛圍和文人的治學態度。
雪壓蒼巖綠暗滋,燈黃山靜墨淋漓。一庭檐溜響云外,知有春星夜布棋。
山人每為看山出,唯有山云不待期。草長乍經春雨后,江明偏近夕陽時。前林犬吠僧歸遠,古殿鐘鳴客散遲。除卻陶潛貪酒盞,不知蓮社復容誰。
自我離鄉井,棲棲又十秋。一身渾是累,此世可無憂。道路誰青眼,風塵自白頭。但求歸葬地,馀事總休休。
入春風雨閉書齋,青草穿泥欲上階。柳放長條遮醉眼,梅留殘蕊伴吟懷。舞干苗格聞虞舜,鍊石天成憶女媧。未有涓埃能報主,登臨容我著青鞋。
乘風先到鳳麟洲,二舅星冠話昔游。樹樹棠梨婁水上,殯宮何處問曹丘。
崔巍黃道自天開,婉娩青陽驀地來。冰泮河流魚欲上,雪晴沙渚雁初回。行逢新歲虛增算,慚負先皇誤育才。憂國寸衷殊未泯,愿看玉燭炤春臺。
島嶼潮來日欲曛,聱牙蠻蜑動成群。拿舟盡入沙灣泊,為避犁頭海上云。
雄冠南來二百州,相君金虎領貔貅。西山云氣三天竺,東海潮聲八月秋。圣代只今文物盛,名藩自古庶民稠。狂飆一夜煙塵起,太白行天大火流。
大廈將顛不自支,茫茫浩劫令人悲。難忘先烈捐軀日,忍說儒生受戮時。水涌紅流知染血,鴉來白晝啄遺尸。傷心積恥深如海,鼓角聲聲激壯思。
孟夏街頭景頗觀,紅樓上接碧天寬。雁迷輕靄葡萄綠,鴉噪斜陽石榴丹。滿市綺羅芳影動,傾城歌管曲聲酣。行人盡帶春風色,道是邊陲第一關。
成都賣卜士,大易先天心。弟子一區宅,桑榆有馀陰。何為天祿閣,忘身幾陸沈。門前載酒者,奇字時相尋。為謝門前客,從今傳酒箴。
孤蹤原自與時屯,兩月郎官半閉門。藥石番為二孺笑,精華秪覺百骸存。魯門未慣爰居性,楚客愁窺虎豹閽。卻憶扁舟秋泛處,洞庭木葉水波翻。
流光如駛忽添孫,吏隱無忘報至尊。結社當年捐我汝,論交屢世葉篪塤。試啼敢謂非凡種,樹德應知大爾門。喜有群公霏玉屑,贈余荃芷并蘭蓀。
何人咒縮昆明水,一夜溪邊紅葉起。銀河捲上洞庭峰,橘樹寒煙秋色里。恍如陵陽竇子明,又疑句曲茅初成。淋漓元氣無青冥,馬發搖動天瓢傾。乾坤萬里蘇旱暍,草木無言生意悅。歸來高臥碧潭云,獨抱神珠弄明月。
到處聽人誇小馬,天瀟神筆莫招惹。遭逢冷熱一窺中,為鬼為仙隨意寫。